美墨邊境雙城記:蒂華納、華雷斯城

美國和墨西哥有長達數千公里的邊境線,從加勒比海一直延伸到太平洋。這條邊境線一直以來話題不斷,從墨西哥毒品戰爭到特朗普牆,總是以各種方式吸引世人注目。

我在2017年2月和6月分別造訪了美墨邊境上兩個跨境都市圈:聖地亞哥-蒂華納和艾爾帕索-華雷斯城。聖地亞哥-蒂華納位於上下加利福尼亞的沿海邊境上,艾爾帕索-華雷斯城位於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奇瓦瓦三州交匯處。這兩個都市圈是美墨邊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跨境都市圈,而且邊境線兩邊對比十分強烈。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美國這邊發達而安全,墨西哥這邊落後、混亂而且極其危險。危險到什麼地步呢?華雷斯城和蒂華納是墨西哥犯罪率最高的兩個城市。在聖地亞哥上學的學生們都被學校警告過不要到對面的蒂華納去,艾爾帕索的居民也是談華雷斯城色變。華雷斯城曾被譽爲「謀殺之都」,在2008年這裏的謀殺率高達每年每10萬人132,名列世界第一(雖然在2016年已經降到了40)。作爲對比,美國的謀殺率是每10萬人4.88,日本只有0.31。

事先說明,我並不是因爲這兩個地方危險才去的,真正吸引我的是這裏的歷史和強烈的文化反差。經過了多方面準備,我懷著十分的警戒心兩次跨過了邊境線,親眼看了傳說中的毒販控制的墨西哥邊境。

蒂華納

我在UA154太平洋跳島之行出發之前在聖地亞哥停留了一下,除了見朋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來看看蒂華納。準確地說,蒂華納和聖地亞哥並沒有直接接壤,從聖地牙哥市中心到邊境線還有25公里。清早起來,我坐輕軌列車從聖地亞哥來到了San Ysidro口岸,從這裏可以步行進入蒂華納。聖地亞哥的輕軌路線從市中心一直延伸到了邊境上,在市中心就可以看到開往蒂華納方向的車,全程需要45分鐘。

從聖地亞哥到蒂華納的輕軌

下車以後跟著人群就可以走到一個有鐵絲網圍起來了的過道,過道盡頭是一個單向門,進去以後就沒法原路返回美國了。本來以爲應該沒多少人進入墨西哥,實際上排隊的人還不少,我一共等待了半個小時纔通過墨西哥邊檢。進入墨西哥以後,四周風景大變,整體感覺是熱鬧了不少,也髒亂了不少。一走出過境站,就遇到了把路圍得水泄不通的小攤販,以及拉客的出租車司機。由於距離蒂華納市中心還有一段距離,許多人會打車,這些出租車司機一看你不是墨西哥人就漫天要價。我問了一下,送我到市中心要10美元,這顯然是坑人的價格,考慮到墨西哥的物價。走了十分鐘,我拿起Uber打車到蒂華納文化中心,只花了不到2美元。蒂華納文化中心裏面有一個下加利福尼亞博物館,博物館介紹了蒂華納和下加利福尼亞的歷史,竟然出乎意料得好。

看完博物館打Uber回到市中心,也只花了1美元左右。蒂華納市中心的街景和美國迥然不同,最大的差異就是有很高的店鋪密度和很多行人,跟歐亞的城市相似。和西班牙的殖民城市相似,市中心總是一個大教堂和一個廣場,聚集了許多人。廣場附近還有一個墨西哥風格的市場,相比美國更有生活氣息。

蒂華納街景

蒂華納雖然不大,也有一個國際機場,竟然還有直飛上海的航線。確切得說,是墨西哥航空上海飛墨西哥城,經停蒂華納。至於爲什麼這麼安排我並不清楚,可能是希望吸引去聖地亞哥的旅客吧,儘管我看了看機票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

由於時間緊張,我沒能走到海邊隔離網看看。這個隔離網也是名聲在外,因爲總是兩邊有許多人隔着網見面,主要是親人之間。許多偷渡美國的墨西哥人在想方設法拿到身份之前是沒辦法回到墨西哥的,所以要想見見他們的親人,就只能到這個隔離網了。匆匆離開蒂華納,回到聖地亞哥,半天行程就此結束。蒂華納給我的感覺很平常,甚至有親切感,根本沒有一點點的不安。蒂華納的市中心街景是很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的一般城市的樣子,中國的三線城市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的。

華雷斯城

我在六月的德克薩斯之旅中專門造訪了艾爾帕索,事實上更主要目的是看看墨西哥這邊的華雷斯城。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可以算是名副其實的劃分在兩個國家的一個城市了,被一條格蘭德河隔開,北面是美國,南面是墨西哥,中間沒有郊區地帶。在歷史上,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是同一個城市El Paso del Norte,意思是「北方關口」。這個名字得名於新西班牙時期的皇家內陸大道(El Camino Real de Tierra Adentro),連接墨西哥城和新墨西哥的聖塔菲。「北方關口」就是皇家內陸大道和格蘭德河(Rio Grande)交匯之處,因而是通往北方的要衝。

皇家內陸大道

美墨戰爭之後,北方關口被一分爲二,北邊部分逐漸簡稱El Paso,意思是「關口」,南邊部分改名爲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紀念墨西哥英雄貝尼托·華雷斯。一直到幾十年前,往返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像現在層層設防。甚至艾爾帕索還有有軌電車直接跨過格蘭德河通到華雷斯城的市中心。

有了上次在蒂華納排隊半個小時纔進到墨西哥的經歷,這次我專門起了個大早,以免遇到大排長龍。穿過幾乎空無一人的艾爾帕索市中心,終於走到了邊境附近。連接和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的大橋有兩座,都是單向通行的。和蒂華納不一樣,這次我並沒有遇到什麼隊伍,輕易就走上了格蘭德河大橋。從橋上往下眺望可以看到乾涸的格蘭德河,還有一座鐵路橋。

跨越格蘭德河

意外的是,下了橋以後就到了華雷斯城,並沒有遇到任何邊檢人員,就這麼我就進入了墨西哥。本來以爲這裏會層層設防,沒想到這麼輕鬆,沒有任何人查證件。我上橋的時候也沒有遇到任何美國邊檢人員,墨西哥人豈不是可以從這條路直接走進美國?也許只是我沒有看到美國警衛而已,否則這偷渡也太容易了。

從大橋到華雷斯城市中心的也不遠,只需要走路十分鐘左右,路上還有一個鬥牛場,名叫Plaza de Toros Alberto Balderas。本來以爲只有在西班牙纔能看到的鬥牛場竟然在華雷斯城偶遇,實在是令人激動。我走到鬥牛場門口,發現這裏並沒有開門,沒辦法參觀。

「謀殺之城」並沒有給我任何危險的感覺,相反這裏還挺熱鬧,比荒蕪的艾爾帕索有意思多了。遇到銀行自動取款機,我看到許多人在排隊,也決定取一些墨西哥比索。排隊的時候大家有人聊天,有人玩手機,和其他地方一樣。華雷斯城市中心就是一個市場,市場非常大,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我意識到,所謂的高犯罪率只是一個統計數字,是不可能從空氣中嗅出來的,當地人該怎麼生活還怎麼生活。

華雷斯城市場

和所有的西班牙殖民城市一樣,城市最中心總是一個教堂和一個廣場,華雷斯城也不例外。華雷斯城大教堂十分宏偉壯麗,內部裝飾也十分華麗。相比歐洲本土,這裏的教堂裏面人更多,這體現出一般人更加信教。這和我所知的是一致的,拉丁美洲是基督教世界中宗教氛圍最強的。

華雷斯城教堂

大教堂旁邊還有一座較小的教堂,這座教堂是華雷斯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17世紀西班牙方濟各會就在此傳教。華雷斯城市中心有一座很漂亮的建築,曾經是墨西哥海關,門前有有軌電車路線連通對面的艾爾帕索。這條路線一直運營到1974年纔關閉,相比美國大多數城市拆除有軌電車網絡的速度已經是很晚了。這個海關大樓現在被改造成了一個博物館,介紹墨西哥邊境革命以及華雷斯城的歷史。

轉眼就到了午飯時間,於是我就喫個午飯也順便休息。市場中的小餐館很多,甚至還有中餐。這裏餐廳平均價格很便宜,只要50-60比索,合2-3美元。走了半天以後,我選中一家叫做La Nueva Central的餐廳,看Google Maps上評價很好。拿到菜單以後,我發現這家餐廳還是一家老店,上面有西班牙語介紹它的歷史。這個餐廳是1958年一個名叫Yip Ben Po華裔移民開的,融合了中餐和墨西哥菜,也算是當地一大特色。

La Nueva Central

沒有想到的是,華雷斯城有不少中餐廳,其中還有一些中餐廳相當高檔,甚至能算是本地最高級的餐廳。譬如我在街上走的時候就遇到一家叫「麗華園酒家」的餐廳,建築非常有中國特色。根據Google Maps的評價,這個餐廳價格很貴,適合「商務談判」用餐。

喫晚飯後,我打Uber從市中心到了稍微遠一點的「中央公園」,這裏是華雷斯城的文化中心,有一個科技博物館和一個沙漠植物園。華雷斯城在奇瓦瓦沙漠邊緣,這裏植被稀少,但也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哪怕是沙漠中也有一些像仙人掌一樣的植物的。順便一提有一種叫做吉娃娃的狗就產於此處,和奇瓦瓦一樣都是Chihuahua的音譯。

奇瓦瓦沙漠植物園

在華雷斯城逗留了一個白天,我步行回到了艾爾帕索。回去以後,第二天我又去了艾爾帕索的富蘭克林山,這裏有纜車上山,山上可以一覽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

富蘭克林山頂

艾爾帕索和華雷斯城本是一座城市,但卻由於劃分在不同的國家,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艾爾帕索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城市,無論是其建築風格還是城市規劃。儘管這裏的大部分美國人也會講西班牙語,但文化還是偏向美國的,從教堂就可以看出這裏教派林立,而華雷斯城則一律是天主教。

毒品戰爭

大家總是說墨西哥邊境城市很危險,尤其是華雷斯城。但事實上只要有常識和理智存在,過度的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畢竟,遊客不是毒販的目標,因爲遊客對毒販來說沒有任何價值可言。這些販毒集團已經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甚至獨霸一方,政府都可以說是毒販在運營了,爲什麼要對遊客下手呢?真正危險的時候是不幸遇到毒販之間的戰爭。

美墨邊境上的城市曾經並不是這麼危險,反而是因爲靠近美國,所以成爲了繁榮的工商都市,要不然華雷斯城怎麼是一個聚集了一百多萬人的大都市呢?邊境上的墨西哥城市的惡化主要是因爲販毒集團基本上接管了這一地帶,成爲了墨西哥中央政府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墨西哥販毒問題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不是幾句話,一篇文章可以講清楚的。大體說來,墨西哥販毒集團是哥倫比亞的大毒梟麥德林衰落以後纔逐漸崛起的,到現在已經壟斷了美國毒品的輸入和販運。長久以來,腐敗的墨西哥政府和毒販保持了某種默契。毒販通過賄賂警察和地方官員形成了一種利益共同體,墨西哥政府一直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致使販毒集團日益坐大。並非沒有地方官員反對毒販,而是這些官員勢單力薄,難以形成氣候,還容易慘遭毒販報復(例如著名的瑪麗亞·桑托斯·戈羅斯蒂埃塔)。

情況的急劇變化發生在2006年墨西哥保守派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當選以後。卡爾德龍總統依照其競選的承諾,在上任以後立即派遣部隊到他的家鄉米卻肯州打擊販毒(米卻肯行動),此舉被認爲是延綿至今的墨西哥毒品戰爭的開端。在開戰初期,卡爾德龍總統的部隊就剿滅了瓦哈卡販毒集團,逮捕了其頭目,不可不謂戰果豐盛。在墨西哥邊境兩大重鎮蒂華納和華雷斯城,墨西哥政府軍命令當地警察繳械,原因是懷疑警方跟販毒集團有密切聯繫。隨着政府軍的進攻,地方官員和毒販之間的默契不再存在,各地毒販之間的力量平衡也被嚴重打破。

遺憾的是,2008年開始美國陷入了經濟危機,墨西哥顯然也被捲入。一方面,美國經濟泡沫的幻滅大大刺激了毒品的消費,另一方面,墨西哥經濟衰退產生的失業人口爲販毒集團提供了大量新鮮血液,毒品戰爭進入了矛盾激化的新階段。一些小型販毒集團被剿滅以後,墨西哥政府並未有效建立秩序,使得權力留下了真空。墨西哥兩個最大的販毒集團:錫納羅亞(Sinaloa)、洛斯哲塔斯(Los Zetas)爲了搶奪地盤和販運路線開始公開宣戰,墨西哥毒品戰爭變得越來越血腥,平均每年有數萬人死亡。

時至今日,墨西哥毒品戰爭沒有結束的跡象,但是各方勢力已經產生了新的平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毒品戰爭可能會隨着勢力的平衡而漸弱,但是毒販們不會被消滅。相比毒販的火力,墨西哥政府軍並沒有顯著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墨西哥人也不相信政府能夠真正打贏毒販。一個毒梟被消滅,又有新的毒梟誕生,打來打去以後大家還是發現保持默契對彼此都更好。卡爾德龍總統的努力在十幾年後最終還是成爲了泡影。

2017年旅行總結

2017年是坐飛機最多的一年,一年之內共計乘坐了45家航空公司,113個航段,造訪102個機場,共飛行26萬公里。最北去了冰島,最南去了烏拉圭,最西去了夏威夷,最東去了馬紹爾羣島。

大圓地圖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 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
  • 美國🇺🇸亞利桑那州:胡佛水壩
  • 加拿大🇨🇦阿爾伯塔🏴󠁣󠁡󠁡󠁢󠁿:卡爾加里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加拿大🇨🇦魁北克🏴󠁣󠁡󠁱󠁣󠁿:魁北克城
  • 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其他旅行總結

爲什麼美國這麼無聊(二)

我在爲什麼美國這麼無聊(一)提到,美國城市的無聊主要是因爲缺乏可步行性,而這源於過於分散的攤大餅式城市規劃。

分區規劃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絕大部分城市有相當嚴格的分區規劃(Zoning)法律。分區規劃是美國現代城市的核心思想,即把不同功能的設施分別限制在不同地理位置。大致來說,有居住區、商業和娛樂區、企業辦公區、學校和政府機構、工業區。這些區域井水不犯河水,互相用道路連接起來。分區規劃的法律嚴格限制業主更改土地的用途,對任何形式的重建都有審批程序。舉例來說,假設你在居民區有一塊土地,那麼這塊土地只能建成居住用途的住宅。如果想把它改成一個雜貨店、餐廳或者旅館,意味着要通過繁雜而冗長的程序,最終還不一定能得到批准。這就是爲什麼當我漫步在美國的住宅區的時候,幾乎看不到任何其他形式的商業設施——這與前現代的城市,譬如紐約曼哈頓和歐洲老城有着鮮明的對比。

分區規劃法律和一切大政府的思想一樣,本意總是美好的。在沒有分區規劃法律之前,各種用途的建築混在一起,譬如過去的曼哈頓的住宅一牆之隔就是一家工廠或者屠宰場。不同類型的設施確實會相互干擾,這是毫無疑問的。有了分區規劃法律之後,美國的城市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切建築都要服從城市規劃者和社區委員會的意志。

城市規劃者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住宅區的劃分,以及配套的學校、公園的數量。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愚蠢而狂妄的理念,它假設了人的需求是一樣的,無論經濟水平、種族年齡結構以文化偏好。即使是同質性很高的社區,隨着時間演變產生的代際差異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果社區不能很好地適應人需求的變化,那麼人只能用腳投票離開這個社區。美國大量的社區就是這樣逐漸衰落的,但等到城市規劃者意識到問題,數十年已經過去了。

舉例來說,很多住宅區規劃制定了容積率上限和人均最小面積。但當一個地區經濟結構改變以後,居民的身份構成和職業需求也會隨之改變。例如出現了大量工作機會的舊金山,涌入的外來年輕人口更傾向於和朋友一起在市中心合租公寓,而不是住在郊外擁有大草坪和車庫的單家庭房屋。

城市規劃者還根據人口分佈規劃出了商業區,這種規劃一旦制定就難以再根據實際的市場改變。或許在規劃的初期,規劃的商業區和市場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是匹配的,但後來可能就越來越偏離市場需求,慢慢地商家就陷入窘境了——他們無法根據客戶需求的改變靈活地調整。美國二戰以後涌現出的大量郊外的購物中心,如今正在走向沒落。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美國各地都有法律規定了商業設施所需配套的停車場車位數量下限。譬如一個餐館,必須按照餐檯的數量配備一定比例的停車位,如果達不到要求,那麼商家就要繳納罰款。其他商業設施和住宅也一樣——紐約的布朗克斯某些地方規定每個住宅單元必須配備兩個停車位,即便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車。

並不出乎意料的是,在美國改變分區規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牽涉到了複雜的官僚系統和低效的民主制度。曼哈頓一河之隔的長島市曾經被規劃爲了工業區,但是當地的工業衰落了,留下了大量的廢棄廠房。這裏有非常方便的公共交通,乘坐地鐵到曼哈頓只要5分鐘。可惜如此令人垂涎的地區竟然就此淪落爲一片廢墟和犯罪集中地。經過開發商們長達幾十年的努力,紐約市政府終於在十幾年前通過了重新分區規劃,把長島市改爲了居住商業混合區,纔終於重獲新生,這幾年長島市高樓如雨後春筍。如果沒有僵硬的分區規劃法律,這個過程可以快得多,畢竟由利益驅動的開發商早就想到了。

長島市重新規劃

和各種不必要的政府監管一樣,分區規劃只是製造了腐敗和尋租空間,妨礙了經濟發展。和計劃經濟一樣,分區規劃的理念也是自以爲理性的精英「致命的自負」的體現。

理性主義的失敗

比起人口自然聚集形成的歷史城市,這種基於理性主義的城市規劃理念是相當晚纔出現的。這種規劃理念的一個重要奠基人是出生於瑞士法語區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也是現代主義建築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柯布西耶在年輕的時候(二十世紀初)遊歷了整個歐洲,從中歐到君士坦丁堡,再到意大利,足跡遍佈各大古典城市。他的理念是建築和城市滿足簡單生活需求即可,旗幟鮮明地反對古典主義的美學風格。

第八版10瑞士法郎紙幣上的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最重要的遺產是他在1943年發表的《雅典憲章》(法语:Charte d'Athènes),其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按照功能對城市進行劃分。雅典憲章影響了整整一代建築師和全球的城市規劃者,使我們至今生活在它的陰影之下。雅典憲章中提出的「功能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定義爲居住、工作、休閒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集合,具有十分強烈的理性主義烙印。正如柯布西耶曾經說過的「房子是用於居住的機器」,城市所有的部分都應該具有單一、明確的用途。柯布西耶也是一個要以適應汽車出行爲目的的理念的支持者。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按照功能劃分、並用高速公路連接不同部分的城市規劃在美國大行其道。

不僅僅是美國,二戰以後蘇聯的城市規劃者也被這種絕對理性指導的、富有秩序和統一性的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所吸引。由於沒有西方產權制度的束縛,這樣規劃出來的城市在蘇聯遍地開花,進而影響了東歐國家和中國的城市建設。就拿蘇聯來說,二戰前的建築風格(斯大林式)與二戰後的建築風格(赫魯曉夫式)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以及蘇聯、東歐)的城市這麼醜陋的原因之一。

斯大林式與赫魯曉夫式

要說哪個城市是完全依據雅典憲章理論規劃出來的,那當數巴西利亞。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里約熱內盧一直是巴西的首都。二戰以後,巴西總統庫比契克提出建設巴西新首都的計劃。這個從荒原中拔地而起的城市從開始設計到最終落成一共只用了三年半的驚人時間,從頭到尾貫徹了雅典憲章的功能分割和機械化交通的設想。遺憾的是,巴西利亞已被批評爲巴西最不宜居的城市。這座城市比北美的城市更加依賴汽車,步行是完全不可行的,哪怕是在所謂的市中心,也只有高速公路。巴西利亞沒有南美和歐洲大部分城市那種可以聚集行人的街道,也沒有什麼商店,市中心只有一片荒蕪。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正當城市規劃師們沉浸在二戰後理性主義的狂歡中時,一本1961年出版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猶如重磅炸彈,徹底挑戰了雅典憲章的城市規劃理論。這本書的作者簡·雅各布斯從社會學的角度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城市規劃理念,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過度建設。她身體力行堅決反對計劃拆毀曼哈頓下城Soho區和小意大利、給高速公路讓路的「曼哈頓高速公路計劃」。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反對當時流行的分區規劃理念,包括汽車公路和街區公園的建設。她提倡高密度、混合用途以及以行人爲中心的街道。這種思想在六十年代看來是非常落後保守、標新立異或者離經叛道。

半個世紀以後,隨着歐洲的再次繁榮,美國人也終於意識到了要開始「再城市化」。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千禧一代,已經開始移居到城市中去了。近年來許多報道表明,房地產市場中「可步行性」越來越成爲一個賣點。幾十年前遍佈美國各個城市,而後來被拆毀的路面有軌電車系統也開始復興,目前有許多城市都在建設中。古老的混合式社區正在煥發新生,這無疑是對幾十年前秉承了理性主義的城市精英的嘲諷——沒有什麼理想的城市規劃可以取代每個人的偏好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城市規劃者應該做的是如何爲自然形成的社區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而不是自作聰明的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

爲什麼美國這麼無聊(一)

在美國生活一年多,有人問起我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會深刻地說出「無聊」二字。四年前,我第一次遊歷美國,寫下了一篇文章,描述我對美國的印象。當時我對美國的無聊並沒有感受到,對其公共交通差也都歸咎於地廣人稀,現在看來大謬不然。

至於美國的無聊,這可能是是許多人的共識。但究竟無聊在哪裏,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不少中國留學生說美國是一個「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地方。歐洲人,包括我那些不願意來美國出差的蘇黎世的同事,也都紛紛抱怨美國無趣。美國究竟無聊在什麼地方呢?簡而言之,可謂是無處可去、無事可做,沒有城市生活。對許多從別的國家大城市來到美國的人來說,最大的文化衝擊就是:城市怎麼可以如此荒涼!

按照舊大陸的標準,美國的城市根本不能算是城市。城市應該是一個聚集了大量人口,有着便捷的公共交通、繁忙的商業活動和文化娛樂的地方。而美國的大部分城市可謂是人煙稀少,某些地方還要加上破敗衰頹。我生活的城市紐約是爲數不多的特例,但也僅限於曼哈頓,最遠到中央公園北邊盡頭。澤西城、長島市這些一河之隔的對岸,馬上就把這個「不夜城」打回了美國城市的原形。

美國「沒有文化」是因爲歷史短嗎?其實美國歷史並不短,從五月花號和弗吉尼亞公司殖民地開始算,美國也有四百年的歷史了,比許多拉丁美洲和西伯利亞的殖民歷史還要悠久。但如果去過墨西哥或者其他拉丁美洲國家就會發現這些並沒有美國殖民歷史長久的國家的城市反而更加有趣、有歷史、有文化。

美國公共交通差勁是因爲「地廣人稀」嗎?絕非這一個原因。一來即使是美國人口稠密的地方,譬如東北走廊、加州海岸,公共交通一樣差。二來是即便是比美國還地廣人稀的地方,譬如俄羅斯遠東、挪威北部,公共交通也比美國好。蘇格蘭和印第安納州有相同的面積、一樣數量的人口、相當的經濟發展程度,兩者的公共交通卻是天壤之別。

美國的城市是怎麼誕生的

要想瞭解美國的城市爲什麼是如今這個樣子,先要看看美國的城市是怎麼形成的。美國最早的城市集中在東北部,從費城到波士頓一帶,都是英國的早期殖民地。這些城市無一例外都建在海邊或者河口,作爲貿易據點,方便通航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某些基督教派爲了躲避迫害舉族移民北美,成爲最早的拓荒者。這些拓荒者開闢了一塊塊農田,慢慢形成了小鎮、城市,這樣的城市大多在賓夕法尼亞和新英格蘭內陸地區。

美國獨立以後,開始了跨越阿巴拉契亞山的西進運動,加上路易斯安那購地、吞併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美國土地面積極速膨脹,吸引了歐洲大批移民。美國在這個時代開始大批開鑿運河,於是在五大湖區、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重要水道上出現了大批城市,譬如芝加哥、底特律、聖路易斯。一直到這個時候美國的擴張模式還和舊大陸的文明沒有很大的不同,真正徹底改變美國的是鐵路的誕生。

鐵路的擴張使得城市的修建不再受制於嚴格的地理條件,也使得城市之間距離一下縮短,變得更加緊密。這個時代以後新的城市都是誕生在了鐵路網的交匯處。美國鐵路曾經發達到難以置信,哪怕是至今已經拆了一大半鐵路了,還是全世界最大的鐵路網,雖然幾乎已經沒有客運服務了。

最終改變了美國城市面貌的還是汽車時代的來臨以及州際公路的誕生。美國城市的最大特色可以說是高速公路穿城而過以及無處不在的停車場,佔用了大片土地,哪怕是在市中心。

鐵路和州際公路對美國的影響要遠遠比歐洲大,因爲歐洲的交通的建設是連接已有的城市,因爲鐵路公路而發展的城市要比美國少得多。

市中心的衰落

還是除了少數例外(紐約、波士頓),美國城市的市中心(Downtown)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在舊大陸的都市感受不到的,簡單說是鬼城的感覺。這些彷彿鬼城的市中心基本上是人煙稀少,即使是高樓大廈林立,也有一種荒蕪的感覺。除了工作日通勤時間,街道上要麼乾淨得沒有人影,要麼被流浪漢佔據,垃圾遍地。街上的大樓極少有臨街店鋪,即使有也幾乎都會在週末歇業。

譬如下圖休斯頓市中心最核心地帶,週末可見街上空無一人,店鋪也關門歇業。

休斯頓市中心

下圖是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週末,就連Five Guys快餐店都不營業。

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

我在許多歷史博物館中看到,幾十年前美國城市的市中心還是車水馬龍,各種店鋪鱗次櫛比。市中心在那時還是綜合商業區,但是後來慢慢地要麼變成了純粹的辦公區,要麼徹底衰落了。對比今天的明尼阿波利斯,下圖是20世紀2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可以看到密集的行人、頻繁的電車和生意興隆的店鋪。

20世紀2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美國在二戰以後有過一個極速的逆城市化階段。在別的國家戰後重建,復興老城的時候,沒有經歷戰火的美國城市卻走向了衰落。美國的逆城市化也叫郊區化、城市蔓延(Urban Sprawl),主要指的是在傳統城市的邊緣興起了大批單家庭住宅社區,人口從高密度的市中心搬遷到了這些郊區社區中。這樣的社區的特點是低密度、單用途(僅住宅,不可商用或混用)並且依賴汽車。這個現象的有多種原因:

  1. 汽車工業的崛起
    • 二戰以後美國的工業產出達到了頂點,人人都能擁有一輛車不再是夢想。有車以後,人的活動範圍大大增加,郊區一家一戶一棟房屋成爲了當時人們能想象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 隨着開車的人越來越多,公共交通不再必要。曾經美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的路面有軌電車系統變得不再經濟,大量經營公共交通的公司破產。在短短的幾年內,曾經美國遍佈的城市路軌紛紛被拆除。
    • 鐵路也沒有逃過一劫,隨着人們不再依賴鐵路作爲長途交通工具,鐵路公司也走上了破產併購之路,世界上最大的客運鐵路網絡在一夕間土崩瓦解。
    • 由於公共交通的消亡,人們不得不更加依賴汽車。有種陰謀論認爲美國公共交通系統的瓦解是汽車公司爲了自己利益推動的,譬如通用公司
  2. 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
    • 二戰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運動風起雲涌。即便是資本主義的燈塔,美國也走上了「大政府」之路。規模空前的美國聯邦政府實施了美國誕生有史以來最大的政府刺激方案:州際公路系統
    • 州際公路建成以後,汽車長途旅行變得非常普遍,進一步促進了汽車工業的繁榮。與此同時,美國非但沒有同等補貼由私人擁有的鐵路公司,反而增加各種稅收和監管,導致鐵路客運進一步無法與汽車競爭。
    • 政府對新建郊區的大規模生產單家庭住宅的建設提供了鉅額補貼,以及隱形擔保住房抵押貸款。早期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只能是獨立建築,而不能購買大樓的一間公寓,這對城市住宅建設非常不利。
  3. 戰後嬰兒潮
    • 二戰以後的嬰兒潮的到來引發了住房需求的激增,人們更偏向於建築面積大、有活動空間的住宅以容納兒童,而不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
  4. 廢除種族隔離的反作用
    • 在黑人權利運動的領袖的呼籲下,美國紙面上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但是隔離還是無處不在,尤其是居住上的隔離。
    • 被迫要和貧窮黑人混居的中產階級白人憤怒不已,於是用腳投票搬遷了郊區,通過距離和住房價格來達到事實上的隔離。
  5. 社會治安的惡化
    • 大批中產階級離開市中心以後,剩下的都是無力搬遷的窮人。普遍的貧窮引發了治安惡化。
    • 高收入者離開以後,城市失去了稅收來源,卻要爲窮人開支,於是無力維護公共設施,使得城市變得破敗,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 由於全球冷戰意識形態鬥爭,街頭運動、暴力襲擊變得普遍。
  6. 郊外購物中心的誕生
    • 1956年,世界上第一家郊外購物中心誕生在明尼蘇達州的Edina。這個購物中心有着巨大的停車場,方便住在郊外的居民開車來購物。
    • 這個模式在美國迅速擴張開來,給市中心傳統的購物區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於是市中心的購物區也慢慢消亡了。城市中的居民陷入了商業荒漠。

以上原因互相影響和加強,共同導致了美國的逆城市化,給市中心帶來了致命的一擊。

可步行性

美國的城市喪失了城市千百年來的一個重要特徵:可步行性。步行可達是城鎮區別於鄉村最重要的特徵。只有步行可達的地方,人纔能大量聚集,交易纔能發生。即便是依賴汽車的美國,最終目的地還是需要步行的,譬如購物中心,而不僅僅是「得來速(Drive-through)」。

沒有一個繁榮的市中心,各個生活設施分散在攤大餅式的城市的各個角落,步行變得完全不可行。由於公共交通的匱乏,人們不得不依賴汽車,但其實開車是一件和步行很難兼容的事情,如果是去繁華的市中心,那麼停車就成了一個問題。美國的商業設施爲了滿足開車的需求不得不配備大型的停車場,使這些商業設施變成了一個個孤島。缺乏可步行性最終導致人無處可去,尤其是沒有汽車或者無法開車的人。

城市的衰落也使美國成爲文化沙漠。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羣隔離,而文明是在人口大量聚集中誕生的。沒有人的地方,就沒有商業活動,也沒有文化娛樂,也就無事可做。

這恐怕就是美國爲什麼無聊的直接原因。至於更深一層的原因,我會在下一篇中繼續討論。

Google的意識形態迴音室

偏見如何影響我們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思考

2017年7月

譯者:BYVoid

本文經原作者James Damore授權翻譯

簡述

  • Google的政治偏見將免於冒犯等同於心理安全,但讓人認爲恥於發言和心理安全是兩個對立面。
  • 這種沉默創造了一個意識形態的迴音室,因爲其中一些觀點由於過於神聖,所以不能被誠懇地討論。
  • 缺乏討論促成了這種意識形態中最極端最專制的元素。
    • 極端:所有代表性(譯註:性別或族羣比例)的差異都是由於壓迫
    • 專制:我們應該通過歧視的方法來矯正這種壓迫
  • 男女特徵分佈的不同(而非「結構性的社會壓迫」)也許能部分解釋了爲什麼女性在技術和領導職位上方面沒有達到50%的代表性。
  • 通過歧視來達成相等的代表性是不公平的,它製造分裂,而且不利於商業。

背景 [1]

人們通常都有良好的意圖,但我們都有自己看不見的偏見。幸運的是,與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進行公開而誠懇的討論可以突出我們的盲點,以幫助我們成長,這就是我爲什麼寫這個文件[2]。 Google有一些偏見,而對這些偏見的誠懇討論正在被主導的意識形態所消音。以下內容是絕對不是完整的故事,但這是一個迫切須要告知Google的觀點。

Google的偏見

在Google,我們談論了許多關於種族和性別的無意識偏見,但很少討論我們的道德偏見。政治取向實際上是深刻的道德偏好的結果,因此會有偏向。考慮到絕大多數社會科學、媒體和Google傾向於左翼,我們應該批判地研究這些偏見:

左翼偏見 右翼偏見
同情弱者 尊重強者/權威
差異是由於不公正 差異是自然而然的
人類天生會合作 人類天生會競爭
變化是好事(不穩定) 變化是危險的事(穩定的)
開放 封閉
理想 務實

沒有哪一方是100%正確的,兩方的觀點對於一個運作的社會(或者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太右傾的公司可能反應遲緩、過於等級制以及不信任他人。相反,一個太左傾的公司會不斷變化(譬如拋棄受人喜愛的服務),興趣過於分散化(忽視或羞於其核心業務),以及過度信任其員工和競爭對手。

只有事實和理性可以揭示這些偏見,但是在涉及到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Google的左翼偏見已經創造出了一種政治正確的單一文化,使得持不同意見者恥於發聲。這種沉默消除了對有侵犯性的極端主義和專制政策的任何檢查。對於本文件的其餘部分,我將集中精力在極端的立場和專制的元素上。他們認爲所有的差異都是差別對待的結果,以及必須通過歧視的手段來創造一種代表性的平等。

技術職位上性別差距的非偏見性可能原因 [3]

在Google,我們經常被告知,隱含(無意識)和明確的偏見阻止女性從事技術和領導工作。當然,男女對偏見、技術和工作場所的體驗是不同的。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但這遠不是整個故事。

平均而言,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學上的許多方面有所不同。這些差異不僅僅是社會結構性的,因爲:

  • 它們在人類文化中非常普遍
  • 它們經常有明確的生物學原因,與產前睾酮有聯繫
  • 在出生時被閹割、當作女性來撫養的生物學男性,經常仍然自我認知爲男性並像男性一樣行事
  • 潛在特徵是高度遺傳的
  • 它們符合演化心理學的預測

請注意,我並不是說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以下面的方式不同,或者說這些差異是「合理的」。我只是指出男女興趣偏好和能力的分佈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生物學原因導致的,而這些差異可能解釋了爲什麼我們沒有看到女性在技術和領導職位上與男性相等的代表性。其中許多差異很小,而且男女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重疊,所以在給定這些人口分佈的情況下,你不能說任何一個人怎麼樣。

羣體和個體

個性差異

平均而言,女性有更多:

  • 對感情和美學的開放心態,而不是對思想觀念的開放心態。女性相對於男性一般也對人而不是事物更有興趣(也可以解釋爲共情-系統化理論)。
    • 這兩個差異部分解釋了爲什麼女性相對偏好在社會或藝術領域工作。更多的男性可能喜歡編碼,因爲它須要系統化的思維,甚至在軟件工程師中,相對較多的女性從事前端工作,處理人與美學。
  • 外向性表達爲社會性,而不是獨斷,以及更加和藹。
    • 這使女性通常心理上更加難以爲自己談判工資、要求漲薪、開口發言和領導團隊。注意,這些只是平均差異,而且男女之間有重疊,但這僅僅被視爲是女性的問題。這導致像Stretch這樣排他性的計劃,大量的男性則沒有任何支援。
  • 神經質(較高的焦慮,較低的壓力耐受性)。
    • 這可能是女性在Googlegeist的報告中有更高的焦慮程度,以及高壓力工作中女性人數較少的原因。

請注意,與社會建構主義者認爲相反,研究表明認爲「更大的國家層面的性別平等導致男女人格特質中的心理相異性」,因爲「隨着社會變得越來越繁榮和主張平等主義,男女之間先天的氣質差距就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男女之間的個性差距就越來越大」。我們須要不再假設性別差距等同於性別歧視

男性對更高地位的追求

我們總是問爲什麼我們看不到女性擔任高層領導職位,但是我們從不問爲什麼我們在這些工作中看到這麼多男性。這些職位通常要求每天很長的工作時間和巨大壓力。如果你想要平衡和充實的生活,這可能不值得。

地位是男性[4]被評判的主要指標,將許多男性推向這些薪酬較高、較少滿足感的工作,以獲得社會地位。請注意,把男性推向技術和領導高薪高壓職位的同樣力量使男性從事無人願意從事且危險的工作,如煤礦工人、垃圾收集和消防員,遭受了93%的與工作相關的死亡

男性之間方差較大

在包括智商的大多數心理特徵中,即使平均水平相同,男性人群的差異也高於女性:曲線頂部和底部都有更多的男性。

這可能導致更多的男性首席執行官和天才,但也可能導致更多男性無家可歸和輟學者。進化出這種結果的原因或許是每個雄性個體可以有許多孩子,而且雄性在生物學上是可拋棄的:人口繁衍受到女性數量的制約,而不是男性。歷史上結果的較高方差仍在我們的基因中;我們女性祖先數量是男性祖先的兩倍。作爲推論,如果Google員工只來自於曲線的頂部,那麼這可能會導致我們擁有比其他不那麼挑剔的科技公司更多男性。

減少性別差距的非歧視性方法

下面我將介紹一下前面概括的的男女特質分佈的一些差異,並提出解決這些差異以提高女性在科技行業中代表性而不訴諸歧視的方法。 Google已經在許多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我認爲列出這些方面仍然是有啓發性的:

  • 平均而言,女性對人更有興趣,男性則對事物更有興趣
    • 我們可以通過配對編程和更多的協作,使軟件工程更加面向人。不幸的是,對於Google的某些角色來說,面向人的程度可能有極限,我們不應該欺騙自己或學生們(我們一些鼓勵女學生編碼的計劃可能會這樣做)。
  • 平均而言,女性合作性更強
    • 允許展示合作行爲的人蓬勃發展。 近期我們對績效評審改動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做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做的更多。
    • 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應該把競爭從Google完全消除。競爭性和依賴自身的能力會是有價值的特質,我們不一定要打擊那些擁有這些能力的人,就像在我們的教育中已經發生的事情
  • 平均而言,女性更容易焦慮
    • 使技術和領導職位不那麼有壓力。Google已經採取了部分措施,包括許多減壓課程和員工福利。
  • 平均而言,女性尋找更多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而男性追求獲得更高的地位
    • 不幸的是,只要技術和領導職位還是賺錢的職業並有較高的地位,男人就可能不成比例地想要從事它們。真正的允許和贊同兼職工作(作爲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則可以讓更多的女性留在技術領域。
  • 目前男性的性別角色是僵化的
    • 女權主義在幫助女性從性別角色中解放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男性與其性別角色依然密不可分。如果我們作爲一個社會允許男人更「女性化」,那麼性別差距就會縮小,儘管這可能是因爲男人將離開技術和領導職位而追求傳統的女性角色。

哲學上,我不認爲我們應該做任意的社會工程,僅僅是使其對男女均等份額具有吸引力。對於這些改變,我們須要原則性的理由:爲什麼它可以幫助Google;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優化Google——Google的多元化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目前那些想要額外工作時間或更多壓力的人們,必然會前進。如果我們嘗試改變太多,可能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此外,在考慮成本和收益時,我們應該記住,Google的資金是有限的,所以它的分配比通常所認爲的更「零和」。

Google的偏見的危害

爲了實現更加平等的性別和種族代表性,Google創造了幾個歧視性做法:

  • 僅針某性別或種族的人的計劃、指導和課程[5]
  • 高優先級的隊列及「多元化」候選人的特別對待
  • 通過降低假陰性率的招聘做法,事實上爲了「多元化」的候選人降低了標準
  • 重新考慮不是足夠「多元化」的任何人,但相反的方向沒有表現出同樣的審查(明顯的確認偏誤)
  • 設定以提高代表性爲目的的組織級別的OKR,激勵非法的歧視[6]

這些做法是基於我們偏見而產生的錯誤假設,實際上會加劇種族和性別的緊張關係。高層領導告訴我們,我們正在做的是在道德和經濟上都正確的事情,但如果沒有證據,這只是含蓄的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7],可能會對Google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爲什麼我們視而不見

我們都有偏見,會積極論證來駁斥與我們內心價值觀相違背的想法。正如一些右翼對違反「上帝>人類>環境」層級的科學表示拒絕(譬如進化論和氣候變化),左翼傾向於否認人之間的生物差異的科學(譬如智商[8]和性別差異)。幸運的是,氣候科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通常不是右翼。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文社會科學家傾向於左翼(約95%),這造成了巨大的確認偏誤,使其修改正在研究的主題,並維持像社會建構主義和性別工資差距這樣的神話[9]。 Google的左傾使我們對這種偏見視而不見,並且對其結果不屑一顧,致使我們用它來合理化高度政治化的計劃。

不僅左翼對其所認爲的弱者有親和性,人們也通常偏向於保護女性。如上所述,這可能是由於男性在生物學上是可拋棄的,而且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加有合作性且友善。我們有大量政府和Google的計劃、研究領域以及法律和社會規範來保護女性,但是當一個男人抱怨影響男人的性別問題時,他則會被帶上厭女主義和發牢騷的帽子[10]。幾乎男女之間的一切差距都被解釋爲對女性壓迫的一種形式。與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性別差異往往是「另一邊的草坪更綠」的情況;不幸的是,納稅人和Google的錢只花費在看草坪的一邊。

同樣的,對那些被認爲是弱者的人的同情造就了政治正確[11]。政治正確限制了我們的話語,助長了一些人的威風。這些人對政治正確極爲敏感,並且使用暴力和羞辱來推進他們的事業。雖然Google還沒有包庇那些我們在大學中見到的暴力左翼抗議活動,但TGIF和我們文化中的頻繁的羞辱卻造成了同樣沉默以及不安全的心理環境。

建議

我希望我說得很清楚,我不是說多元化是不好的、Google或社會是100%公平的、我們不應該試圖糾正現有的偏見、或者少數族羣與多數的體驗相同。我更主要的觀點是,我們對不符合某種意識形態的想法和證據不寬容。我也不是說我們應該把人限制在特定的性別角色;我的主張恰恰相反:將人視爲個體,而不僅僅是他們的羣體中的一員(部落主義)。

我的具體建議是:

  • 對多元化去道德化。
    • 一旦我們開始道德化一個問題,我們就不再會在成本和收益方面考慮它,同時以不道德爲由駁回任何不同意的人,並嚴厲懲罰我們認爲的反派以保護「受害者」。
  • 停止疏遠保守主義者
    • 觀點多元化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多元化,而政治傾向則是人們以不同方式觀察事物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 在高度進步主義的環境中,保守主義者是少數人。他們感覺須要藏在櫃子裏以避免公開的敵意。我們應該賦予那些具有不同意識形態的人表達自己觀點的力量。
    • 疏遠保守主義者既是不包容性的表現,又是一件壞事,因爲保守主義者傾向於有更高的自覺性,這是成熟公司大量的無聊和維護工作所需要的。
  • 直視Google的偏見。
    • 我主要集中在我們的偏見如何掩蓋我們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思考,但我們的道德偏見比之更嚴重。
    • 我將首先以政治傾向來分解Googlegeist分數,以更全面瞭解偏見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
  • 不要將計劃和課程限制在某些性別或種族上。
    • 這些歧視性做法既不公平又製造分裂。取而代之,應側重於我概述的一些非歧視性做法。
  • 針對我們的多元化計劃的成本和收益進行公開而誠懇的討論。
    • 僅僅爲了增加女性在技術職位的代表性的歧視做法是誤導而有偏見的,和強制增加女性在無家可歸者、與工作有關的暴力死亡、囚犯和輟學者中的代表性一樣。
    • 目前我們多元化計劃的程度缺乏透明度,使得「意識形態迴音室」以外的批評對其沒有影響。
    • 這些方案高度政治化,進一步疏遠了非進步主義者。
    • 我意識到我們的一些方案可能是一些預防措施,目的是防止政府指責歧視,但是這些措施容易事與願違,因爲會激勵非法的歧視。
  • 注重心理安全,而不僅僅是種族/性別的多元化。
    • 我們應該注重心理安全,這已經顯示出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希望)不會導致不公平的歧視。
    • 我們需要心理安全和共同的價值觀,以獲得多元化的好處。
    • 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對於設計和測試我們的產品很重要,但對於從用戶體驗中被移除的更多用戶來說,優點並不明顯。
  • 做政策決定時不要強調同理心。
    • 我聽到過一些呼籲,要增加多元化問題的同理心。雖然我強烈地支持嘗試理解人們的行爲方式以及爲什麼這樣做,但依靠情感的同理心——感受他人的痛苦——致使我們把重點放在個別事件上,偏袒與我們相似的人,並且包庇其他非理性和危險的偏見。保持感情不被控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事實。
  • 優先考慮意圖。
    • 聚焦於細微的侵犯行爲和其他無意的過失增加了我們的敏感性,這不是普遍積極的:敏感性增加了我們感受到冒犯的傾向以及自我審查,導致威權政策。發言而無需懼怕被嚴厲地評判是心理安全的核心,但這些評判無意過失的做法會使這樣的心理安全喪失。
    • 細微侵犯行爲的培訓不正確且危險地將言論與暴力等同,而它並沒有證據支持
  • 對人性的科學保持開放。
    • 一旦我們承認並不是所有的差異都是由社會或歧視造成的,我們就會睜開眼睛,更準確地看待人的狀況。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解決問題,這很重要。
  • 重新考慮強制晉升委員會參加無意識偏見培訓。
    • 我們尚無法衡量無意識偏見培訓的任何效果,而且它有可能矯枉過正或引起反彈,尤其它還是強制性的。
    • 目前培訓中一些建議方法(v2.3)可能是有用的,但事實上的不準確之處和所示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呈現的政治偏向。
    • 除了刻板印象之外,還應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許多其他類型的偏見上。相比培訓所指出的,刻板印象更加準確而且會響應新的信息

註釋

[1] 這份文件主要是從Google山景城園區的角度出發,我不能評價其他辦公室或國家。

[2] 當然,我可能有偏見,只看到支持我觀點的證據。在政治偏見方面,我認爲自己是一個古典自由主義者,強烈重視個人主義和理性。我很樂意進一步討論這個文件的任何部分,並提供更多的引文。

[3] 在整個文檔中,「技術(tech)」主要是指軟件工程。

[4] 對於異性戀浪漫的關係,人們嚴重評判男性的地位和女性的美麗。再者,這有生物起源,而且在文化上是普遍的。

[5] Stretch、BOLD、CSSI和不計其數的Google資助的計劃(內部和外部的)只針對某種性別或種族。

[6] 而不是可能爲某些族羣設置Googlegeist OKR。我們要麼可以通過爲某些羣體提供更好的環境(在調查分數中可以看到),要麼基於被保護的狀態而歧視(這是非法的),來增加組織層面的代表性。增加代表性的OKR會激勵後者,並在組織之間創造零和鬥爭。

[7] 共產主義承諾在道德上和經濟上都優於資本主義,但每一次企圖都成了道德墮落和經濟失敗。顯而易見,自由民主國家的工人階級不會推翻他們的「資本主義壓迫者」,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從階級鬥爭轉變爲性別和種族政治。核心的壓迫者-被壓迫者的動力依然存在,但現在壓迫者是「白人、異性戀、順性別的父權體制」。

[8] 諷刺的是,智商測試最初是由左翼所倡導的,當時任人惟賢意味着解救貴族統治的受害者。

[9] 是的,在全國范圍內,由於各種原因女性的工資低於男性。雖說對於同樣的工作,女性得到的報酬和男性一樣多。考慮到女性比男性花錢更多,而薪水代表員工犧牲多少(如更多的時間、壓力和危險),我們真的須要重新思考關於權力的刻板印象。

[10] 「傳統的性別制度對男性需要支持的想法並不友好。男人應該強壯,不要抱怨,並自己處理問題。由於我們性別化的能動性觀念,男人的問題更多地被視爲個人的失敗而不是受害者。這樣的觀念不鼓勵男人讓自己的問題引起別人的注意(無論是個人的還是整個羣體的問題),因爲害怕被視作發牢騷、抱怨或軟弱。」

[11] 政治正確被定義爲「避免會讓處於社會劣勢或被歧視的羣體感知爲排斥、邊緣化或侮辱的表達方式或行爲」,這明確了爲什麼這是左翼的現象以及威權手段。

譯註

  • 譯者雖然和原作者同爲Google僱員,但是翻譯本文並不能代表譯者的任何立場和觀點。
  • 翻譯本文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中文讀者能夠更詳細地閱讀,瞭解作者的本意,而不是僅僅通過媒體的摘要和報導來判斷。
  • 譯文採用了逐字逐句翻譯的方法,儘可能還原作者本意而避免任何演繹。
  • 由於英文和中文一些固有的歧義,譯文可能不能還原原文的所有細微的表達方式。譬如英文「can」可以翻譯爲「可以」、「可能」、「會」,在中文中有細微的差異,需要根據英文的上下文來決定合適的詞彙。
  • 原文請參見原作者網站

瑞士旅居記(五):人間天堂

在瑞士生活,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它的湖光山色了。每天步行十幾分鐘,我就可以走到蘇黎世湖邊,向南望去還可以看到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美景盡收眼底。沿著湖邊向北走到利馬特河,兩岸是蘇黎世老城,有石板路、大教堂、低矮的房子和充滿藝術氣息的小店,就像任何一個童話般的歐洲小鎮。

蘇黎世六鳴節

低稅收、低福利、優質基礎設施

說瑞士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一點也不為過,簡直可以說是人間天堂了。瑞士具有全世界最好的公共基礎設施,最透明的政治制度,高效的政府和優良的社會治安,它是一百萬人以上的國家中最高的人均收入最高的,生活品質無可挑剔,同時又有不成比例的低稅收。相比鄰國德國動輒50%的高個人所得稅率,同樣的收入在蘇黎世可能只要納稅20%。需要澄清的是,不是瑞士每個州稅率都一樣,但是瑞士是沒有所謂的「聯邦個人所得稅」的。

瑞士的政府支出主要體現在發達的基礎設施上,譬如全世界最準點的鐵路(超過日本),小小一個國家每天火車班次多達八千多次。在基礎設施已經如此發達的條件下,瑞士人還是在不斷投資公共建設,以至於整個國家的道路、橋樑、機場、火車站都非常現代化,而不像美國深陷基礎設施投資困局。去年建成的聖哥達基線隧道就是一個例證。

瑞士政府是怎麼同時做到的高開支和低稅收,一直是我疑惑的地方。經過研究,我把它主要歸功於「避風港溢價」,並且這一特點在類似的國家譬如美國、日本、新加坡也有體現。世界上各個政府的錢哪裏來?無非是稅收、土地出讓和債務,在前兩者都不高的前提下,政府主要靠債務來彌補龐大的赤字。由於瑞士是金融避風港,瑞士法郎非常強勢,無論利率多麼低總是有投資者買入,但是國際局勢有什麼風吹草動,瑞郎就會暴漲。與此同時,瑞士還發行了負利率國債,爲政府籌集了廉價的資金。這種制度是不可複製的,只有金融避風港才有條件,否則就會變成舉債無度的希臘、西班牙、委內瑞拉,無力償還外債。瑞士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自主的貨幣,而且債務以本幣計價,所以我把它稱為「避風港溢價」。至於風險,那就是有一天它不再是避風港了,瑞士法郎劇烈貶值。

和許多人想像的不一樣,瑞士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高福利國家,遠遠不如北歐「從搖籃到墳墓」,甚至也不如西歐其他國家,譬如,瑞士沒有國家支付的全民醫療。在瑞士每個人都必須買商業醫療保險,看病很貴,可以說超過美國。教育也是貴得離譜,尤其是幼兒園。同事告訴我,由於他離婚,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全天制的幼兒園,價格高達每天400瑞士法郎!對,是每天。這與北歐國家的高稅收、高福利制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士在2016年全民公投中否決了「全民基本收入」,由國家無條件向每個人發放2500瑞士法郎的工資。

瑞士有窮人嗎?我的觀點是,沒有,至少我幾乎沒有見過乞丐。蘇黎世最低工資是月薪3500瑞士法郎,實際上市場給出的工資還要高於這個數字,因為勞動力極度短缺。3500瑞郎相當於3000歐元,這個收入在鄰國德國絕對是中產階級以上。在瑞士,這個收入絕對可以讓人體面地生活了。就算物價實在昂貴難以承受,也可以到鄰國享受低物價,所以瑞士顯然是一個沒有所謂窮人的國家。當然,這個收入是付不起瑞士昂貴的幼兒園的,所以有個照顧孩子的母親是必不可少的。

瑞士是一個保守的國家。據瞭解,瑞士的大部分女性在婚後是不參與工作的,特別是有孩子的女性。在瑞士,家庭主婦被尊重,被認為是一家之中最必不可少的角色,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成長。許多其他西方國家在「女權主義」的旗幟下歧視家庭主婦,盲目抹殺男女差異,這在瑞士是找不到的。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個哈瑞迪猶太人社區,他們是一個猶太教的極端正統教派。我幾乎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們的成年女性,因為按照教義女性是不可以跟外人接觸的,哪怕是日常採購也都由男性解決。

我是如何去了這麼多國家的

迄今為止,我已經去過了72個國家,其中有四十多個都是我在瑞士期間造訪的。總是有人問我哪來的時間和金錢去這麼多地方,在這裏我分享一下我的秘密,其實我的絕大部分旅程都僅限於週末。只要週五晚上出發,週一早上回來,一個週末可以去一個地方,而且不會耽誤工作。我有過連續幾個月每個週末都出去。至於精力問題,那就要看個人能力了,所以越年輕越有精力去旅行。我的天賦在於從來不用倒時差,無論是向西飛越大西洋,還是向東飛到中國,抑或從北美飛越太平洋。多虧了這個天賦,我可以從香港14個小時飛到紐約,到達以後就能立即按照當地時間作息。至於在飛機上幹什麼,當然是睡覺養精蓄銳了。有時候一閉眼睛再一睜眼,十個小時過去了,彷彿沒有經歷旅途就到了。能在擁擠的經濟艙座位上連續睡十個小時,可能也是一個特長吧。

瑞士什麼都不便宜,唯獨機票價格不貴。歐洲廉價航空非常發達,許多機票只要提前訂,便宜得難以想像。有多便宜呢?飛到倫敦只要20歐元。作為瑞士的樞紐,蘇黎世機場有許多航線,近到歐洲各國,遠到洲際長途。除此之外,距離蘇黎世一個小時火車旅程的巴塞爾機場,它是廉價航空easyJet的一大樞紐。旅行的另一大開銷就是住宿了,我的個人偏好是,除非是專門為了體驗,否則不會住賓館。住賓館真的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不如住青年旅舍能和各地的人聊天,住Airbnb能找到當地民宿。交通和住宿一般會佔到旅行開支的60%,解決這兩個部分以後,其他也就沒有多少了。

瑞士再見

從2014年9月到2016年4月,在瑞士的歲月匆匆走過。在離開瑞士一年之際,我終於完成最後一篇「瑞士旅居記」了。在瑞士的度過每一個日子和旅行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再次回到歐洲旅行的時候,我感覺彷彿回到了第二個故鄉。

至於我爲什麼離開瑞士,來到美國紐約,答案其實很簡單。瑞士雖好,卻是瑞士人的瑞士,而紐約則是全世界的紐約。有些東西只有在超級大都市中纔可以體驗到,那裏是冒險者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