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也谈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This post is written in Chinese. Please consider using Google Translate

占奇博客投递了一份稿件,讲述了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大学教育体制僵化的问题,我看后也有一些感触,因为我也是从大学过来的,我也经历过那样的教育体制,我觉得,大学生面对未来的工作和就业,不应该怨天尤人,大学并不是技校,大学生所学的课程永远也不可能满足目前企业公司的要求,比如计算机语言,现在大学教授Turbo C++,虽然已经过时,企业里都在用php,.net,Java,Python,ruby这样的,但技术是在不断升级的,依靠学校来教你最新的技术是不现实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我觉得,大学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和中学小学是不同的,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掌握自学的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真正的自我成长起来。

这种自学能力,也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过程,这时候不应该再“人云亦云” 了,而是不仅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当一个学生不再盲从于教师,并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有了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思想上就已经完全独立,实际上已经可以从学校毕业了,在未来的社会和工作中,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快速的成长,并早日实现成功。

以下是占奇博客投递的文章:

浅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前程

昨天,神差鬼使地去了广州某市场一趟,把菜市场的见闻和我的大学生活联系起来,感慨良多,分点记之,愿和广大的大学生分享我的经验,欢迎大家的指教。

(1)对就业前景的担忧

走在菜市场满是积水的过道上,见到了很多带着眼镜的,在大声叫卖的年轻人,有卖猪肉的,有卖蔬菜的,有卖鸡蛋的,有卖杂货……他们中的很多都是文质彬彬的,接待顾客时都十分有礼貌。看到此情此景,感慨万分,因为我也是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他们不属于菜市场的吧?可是此情此景乃是我亲眼所见,并非梦境。难道前几年当作个例报道的大学生卖猪肉的新闻在今天已经不再新鲜了?或者是他们是在帮他们的父母在叫卖吧?突然,灵光在我的脑袋里一闪,“竞争力”三个字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由得深深地忧虑了起来,他们的今天,是不是我的明天呢?

(2)大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

或许那些大学生都是在帮他们父母的忙!但我必须指出,大学生和普通老百姓一起卖猪肉并不是什么特殊现象。现在大学生的高失业率,甚者被就业就是最好的证明了。为什么呢?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竞争力”三个字。一个本科大学生,经过了四年的高等教育,他们的竞争力应当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得多才对吧?像我,一个大二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已经学了《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线性代数》,《电工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些课程已经学了一大堆了。照这样来说,大学生应当都是社会精英的了,应当不会沦落到卖猪肉吧。可是事实确实如此,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大学生的竞争力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和普通老百姓同台竞技了?

(3)大学欺骗了我们?

很明显,大学生学了这么多,都没有学到自己的脑子里去。如果都到脑子里的话,大学生的“竞争力”就会体现出来了。很多高中学生都说,学了3年,一高考完就全忘记了。大学生是怎么说的呢?我的许多同学都说:哎,学了一学期的课程,期末考试一考完就全都忘记了。四年大学读完了,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其实我的同学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我用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一下吧:

1.学得太多和太烂

大学的课程繁多,针对性也不强,根本上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记忆系统。大一的那年,理工科方面学了《高等数学》,《电工学》,《大学物理教程》等等。所用的教材内容都十分抽象,公式繁多,书本上对公式的推导也很抽象,说到底,就是背公式,背熟了公式就去考试,考完试,背过的东西就全忘记了。文科方面更加离谱,学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居然要像高中学历史和政治那样——背,不用说,考完试后,忘得比高中还快。

2.课堂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

大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最大的批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面讲,学生在课堂下面记,老师灌输,学生接受。学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获得知识的能力。上到大学,本来以为大学的课堂会有很多的不同,大学课堂会很尊重学生的个性。上到大学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大学课程紧张,学时少,课程多,如果不是采取老师在讲台上放臭屁,学生在课桌上听的教学方式,课程根本上不完。老师怕学生觉得课程枯燥,逃课,于是又引入了各种各样的点名制度了。于是我们又回到了以前的课堂了。当然,这只是针对课堂而已,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3.知识严重落后于社会需求

教材的更新和教学的课程严重落后于社会知识架构的进步,实乃大学教育体制里最大的弊病。拿我大一的C语言来说吧!我大一的C语言教程所用的教材是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用的编程软件(上机软件)是80年代的Borland 公司的Turbo C++软件,一个dos系统下的编程软件。我们的C语言课程设计,要求必须用这个软件完成。现在微软最新的编程软件是Visual Studio 2008,新版本也快出了,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基本都是用2008的版本或者2005的版本,而我们还在学Turbo C++.不得不说的是,编程语言也在快速进步中,像php,.net,Java,Python,ruby等等的一大堆都在不停地进化,创新。然而这些编程语言,都没有被列入教学的课程里去。目前,我学校只是把C和Java列入到必修课而已。C学的是80年代的C,而不是最新的C.目前,互联网第一巨头—— Google,最紧缺的人才是Python这些新兴语言的程序员和Liunx维护人员,可是我们大学没有这些课程。

4.什么都学,一点针对性也没有

大学和其他诸如技工之类的学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普遍认为,大学属于研究类学校,其他诸如技工之类的学校是应用类学校。所谓的研究类学校就是指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自己创新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比如开发计算机程序,开发机床的操作系统。所谓的应用类学校就是指让学生学习某一个已经开发出来的系统,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这个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比如学习学习机床操作,学习Photoshop和Office等等。但是,大学生卖猪肉的事实是不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研究”过头了呢?像我,学计算机的,你让我学好相关的编程语言和硬件设计方面的知识不就行了吗?你让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军事理论(射击,枪支什么的),甚者要背一大堆背过就忘记的思想政治。而.net,Python,ruby等等这些新兴的编程语言却没有被列入教学课程中去。这样合理吗?我们研究过头了吧!所谓的研究类学校蓦然变成了“学过就忘记的学校”,还谈得上什么研究呢?我的一个师兄,高考落榜,在上海读技工学校(3年制),他一毕业出来就进了一个工厂当机床操作人员,一进厂的工资是 2500元,第二个月,厂里就把他的工资加到了5000元,因为他这种机床操作人员很缺,老板怕他跳槽。他学什么呢?两样东西,上课就学习机床操作的相关理论,学习完理论课后就疯狂地到机床前实践。学习的就是两样东西,学习机床理论和亲手实践自己学到的理论。学完根本就不会再忘记了。当然,大学不能像技工学校一样,用这种教育方式。因为,研究类学校,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开发机床操作系统的人始终是大学生,技工学生操作的是大学生开发的系统。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用3个字就可以概括这个启示——针对性。现在的大学课程就是东打一炮,西打一炮,炮声左耳进右耳出,到头来学生什么都学不到。通常来说,一个毕业的大学生比不上一个毕业的技工学生。一个毕业的大学生通常是什么都不会,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连一个小程序都不会编。一个毕业的技工学生,通常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床。你说,谁的竞争力大?再举一个例子吧: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去应聘,主考官叫他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他说:我是个搞IT 的,写过2个新浪博客,写过10个百度空间,会一点Photoshop,比较熟悉互联网。主考官收下了他的简历,在简历上面写了3个字——会上网。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生了吗?他能够比得上一位机床工人吗?你就别跟老子开玩笑了。研究类学校,研究过头了吧!

5.最后的矛头——指向我们的教育体制

高考制度,其实我并不反对,中国有13亿人,只有高考制度才能保证教育公平和公正。但是上到大学,这一套早该扔掉了吧!为什么,应试制度,就像一个幽灵,在高等教育里徘徊不去呢?高等教育里,为什么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呢?为什么我们学了就忘记呢?为什么我们学了一大堆,到头来上面都得不到呢?为什么大学里的知识会和社会严重脱节呢?反思吧,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我们在培养人才,还是在培养蠢材?

(4)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你以为你安安稳稳地读完四年大学,出来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那,你醒醒吧!如果你毕业后,四年大学就像没有读过一样,什么都忘记了,那你在市场上卖猪肉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你和普通老百姓起点一样,都是什么都不会,人家卖惯猪肉的老百姓刀法还比你熟练。像我师兄那样的机床工人你是没有办法比的,5000个大洋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意味着什么,你和我都知道。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我们的出路其实在于我们自己!大学的本质在于自学,像我,学计算机,学校不开Python等等的课程,我就自学去吧。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紧紧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自学相应的知识。如果你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还值得信任的话,你还是磨好你的猪肉刀吧!

(5)题外话——对那些攻击计算机专业的反击

什么专家教授之类的东东,老是攻击计算机专业,说什么计算机专业就业困难,社会需求量少,大家不要去读计算机专业了。现在的专家和教授的质量大家都知道,专家叫“砖家”,教授叫“叫兽”。比如,杨叫兽(羊角兽),主张一周上网超过40小时就已经属于精神病范畴的了,是必须接受电击治疗的了,这就是叫兽的质量了。某些所谓的砖家叫兽,随便找间学校,统计一下,结果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是最低的,之后就马上大声呼吁:大家不要读计算机啊,就业困难,社会需求量少。前几天我和几个师兄去找辅导员吃饭,大伙们又再一次讨论了就业问题。几个师兄都在IT行业里打拼了一阵子的了,辅导员安排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业。他们都认为,中国的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人才需求量每年在100万左右,如果大学四年好好利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话,你的前途无可限量。为什么在很多的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都是垫底的呢?辅导员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他说90%的学生毕业出来,连一个最基本的小程序都不会写,学了四年学了什么都不知道,谁肯请你?这就是就业率低的原因了。这 不是计算机专业本身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其实计算机专业确实挺矛盾,一方面是低的就业率,一方面是庞大的人才需求。

就说得这里了,再一次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教。

以上内容转载自月光博客 [ http://www.williamlong.info/ ]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