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字母的道理
This post is written in Chinese. Please consider using Google Translate
漢語拼音是目前漢語最廣泛使用的拼音方案,儘管如此,有不少人詬病它對外國人不友好,不如威妥瑪拼音,譬如c、x、q等字母,往往被讀作/kʰ/
、/kʰs/
和/kʰw/
。這種說法的一大問題在於,默認外國人等於以英語爲母語的西方人(英國人、美國人)。從更廣的範圍來看,漢語拼音幾乎每個字母的音都不是隨意的訓讀,而是有章可循的。
爆破音
普通話音系中,爆破音分爲送氣和不送氣兩組,分別是p、t、k和b、d、g,對應的國際音標是/pʰ/
、/tʰ/
、/kʰ/
和/p/
、/t/
、/k/
。由於普通話沒有濁爆破音,威妥瑪拼音沒有使用b、d、g三個字母,而是用p'、t'、k'表示送氣音,p、t、k表示不送氣音。對於三個送氣爆破音,普通話的發音和英語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直接使用了這三個字母,沒有任何爭議之處。而對於三個不送氣爆破音,使用b、d、g事實上也是和許多日耳曼語發音一致的,因爲譬如在英語、德語中,b、d、g在單詞開頭會清化爲不送氣音,也就是/p/
、/t/
、/k/
,和普通話一樣。至於在詞中、詞尾保留濁音,普通話中並沒有這樣的音節,所以無需關心。
軟齶擦音
普通話中有一個軟齶擦音字母h,用於表示國際音標中的/x/
。這個字母在英語、德語中的發音都是/h/
,而在諸羅曼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中,h更是根本不發音。/h/
和/x/
的發音是略有不同的,這個細節容易被普通話母語者忽略,甚至也會被英語母語者忽略,但實際上不難聽出來/h/
是比/x/
的摩擦程度 「弱」很多的。所以可以認爲這兩個音在漢語甚至英語中是一個音位。
使用字母h表示/x/
,漢語拼音並不是創新,威妥瑪拼音也使用了h。/x/
在許多斯拉夫語言中很常見,譬如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有兩套書寫系統,分別是西里爾字母和拉丁字母,其拉丁字母h對應的西里爾字母是х,讀音爲/x/
。ISO 9西里爾字母拉丁轉寫標準中,х也被轉寫爲h。
在有/h/
、/x/
對立的語言中,譬如德語、波斯語,/x/
往往會被寫爲ch或kh。普通話沒有這種對立,所以沒有必要放棄字母h不用而捨近求遠。俄語另一種常用的轉寫標準ALA-LC就把х轉寫爲了kh,結果就導致英語母語者把它唸成/kʰ/
而不是/h/
或者/x/
,儘管對於英語母語者來說/x/
更接近於/h/
。
噝音
普通話有三個噝音s、sh、x,國際音標爲/s/
、/ʂ/
、/ɕ/
。其中最沒有爭議就是齒齦擦音s,這個音在歐亞各個語言中都非常普遍。普通話中捲舌擦音sh和英語的sh/ʃ/
略有不同,但差別不顯著,沒有音位對立。
漢語拼音字母x最有來頭,同時這個字母也讓許多英語母語者無所適從。在英語中x幾乎總是讀作/ks/
,極少數時候讀作/z/
。拉丁字母中x來自於希臘字母ξ/ksi/
,在英語中保留了/ks/
。但是x在古伊比利亞語中,發音是/ʃ/
,目前的葡萄牙語中大部分x還都是/ʃ/
,譬如xícara,西班牙語中也有少數詞讀/ʃ/
。普通話中聲母爲x的音節的韻母都有/i/
介音,而聲母爲sh的音節韻母都沒有/i/
介音,兩者成了互補音位。/ɕi/
和/ʃi/
發音又相似,於是便借用了字母x。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語中許多x還唸作/x/
,譬如Taxas。由於和字母j的發音相同,México又寫作Méjico。普通話中聲母爲x的字大部分都來自尖團合流前的曉母、匣母和心母,如果只看曉母、匣母(兩者合併爲/x/
),就和西班牙語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塞擦音
擁有大量塞擦音是漢語與西方語言最顯著的區別。普通話有三組塞擦音,都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分別是z(/ts/
)、c(/tsʰ/
)、zh(/tʂ/
)、ch(/tʂʰ/
)、j(/tɕ/
)、q(/tɕʰ/
)。塞擦音送氣不送氣的對立在印歐語系語言中是很罕見的,據我所知只有亞美尼亞語有這樣的特徵,因此對西方人來說這幾組音是普通話聲母最難學之處。
齒齦塞擦音z和c的對立與意大利語相似,區別在於意大利語中z是濁塞擦音/dz/
,c(元音i、e前)是清塞擦音/ts/
,對送氣與否不敏感,z在德語中是清塞擦音/ts/
。c這個字母在古典拉丁語中讀音是/k/
,不分後面的元音,但是後來發生了齶化,致使c開始分軟硬,即洪音前保留/k/
不變(硬音),在細音(i、e)前變成了塞擦音/ts/
(軟音),即意大利語,後來進一步變成了噝音/s/
(英語、西班牙語)。值得一提的是斯拉夫諸語言和阿爾巴尼亞語中,字母c在任何元音之前都表示/ts/
,譬如ulica。這可能是古代最早使用拉丁字母的斯拉夫人,在巴爾幹半島遇到了意大利人,於是把意大利語中僅有的可以表示這個音的字母借了過去。這樣斯拉夫諸語言中的c和漢語拼音中的c恰好一樣。
捲舌塞擦音zh和ch幾乎是漢語特有的,很難在歐洲語言中找到對應。ch(/tʂʰ/
)和英語的ch(/tʃʰ/
)近似,並且普通話和英語都不能區分兩者,所以使用得很有道理。zh應該說是漢語拼音的獨創,因爲zh在歐洲語言中大多用來轉寫/ʒ/
這個音,譬如俄語護照姓名轉寫。姓張的人在聽英語母語者叫名字的時候,應該對這個音有所體會。漢語拼音zh仿造了z和c的關係,將ch不送氣化。臺灣通用拼音使用了jh這個字母組合,爲的是兼顧英語母語者發音,因爲在英語中至少j是塞擦音。
齦齶塞擦音也是普通話的一個較爲獨特的發音。漢語拼音中j用來表示不送氣的/tɕ/
,q用來表示送氣的/tɕʰ/
。j在英語中是一個塞擦音,與/tɕ/
有相似之處,漢語拼音拿來借用。但是j在更多的語言中的發音其實是/j/,包括德語、北日耳曼語、斯拉夫諸語,如果不知道這一點,像斯洛文尼亞首都Ljubljana這樣的詞硬是按照英語發音就會變得詰屈聱牙。用q表示/tɕʰ/
應該是漢語拼音最與衆不同的地方了,沒有任何其他語言中q讀作近似的音。但是這也並非隨意安排,而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漢語拼音誕生之前,曾經有過一種區分尖團音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把尖音聲母寫作zi、ci、si,把團音聲母寫作gi、ki、xi。實際上gi、ki、xi反映了近代官話見組聲母齶化之前的發音。漢語拼音決定不區分尖團音以後,ki被讀音近似的q代替也是順理成章的。
齒齦近音
普通話中r的發音是/ɹ/
或/ɻ/
,這個字母在英語中讀作/ɹʷ/
,與普通話的r相當接近,只是多了脣化。
順帶一提,在大部分其他歐洲語言中,r更常見的發音是/r/
或/ɾ/
(如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奧地利德語、比利時荷蘭語),這也是拉丁語對r發音的定義。但是在西歐以法國爲中心,r出現了喉音化(guttural)現象,也就是把r發作小舌擦音/ʁ/
、/χ/
或小舌顫音/ʀ/
。這種現象的出現跟社會文化有關,從二十世紀的法國開始,齒齦顫音/r/被看成了一種沒有教養、土氣、粗俗的音,而發成小舌音則是受過教育、上流社會的象徵。這種印象至今還普遍存在於英法人的心中,例如音樂劇「歌劇魅影」中,劇院中反面角色原先女主角Carlotta在唱「Think of Me」的時候就把r發成了濃重的齒齦顫音(Youtube),而試唱的新女主角Christine則把r發成近音(Youtube),迅速博得了劇院老闆的青睞。
下圖是20世紀70年代時歐洲喉音化r的分佈地圖,深紫色爲普遍,淺紫色爲在受教育者中普遍,淺褐色爲在部分受教育者中出現,深褐色爲不常見。
其他沒有爭議的字母
剩下的幾個字母m、n、l 、y、w的發音對全世界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什麼障礙,也沒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