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旅居记(二):欧洲的十字路口

如果说只想去欧洲一个国家旅游,又要体验不同的文化,那么来瑞士就对了。瑞士这个国家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都当之无愧是欧洲的十字路口。瑞士东西南北分别与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接壤,都是(或曾经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瑞士可谓是这些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瑞士东部和奥地利之间还有一个小国列支敦士登,现在算是瑞士的附属国,曾经也臣服于奥匈帝国的。瑞士这个国家虽不大,却有26个高度自治的州(Kanton),并且划分成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三大语言区。

在地理上,瑞士一直是欧洲的枢纽地带,也是一个缓冲区。在交通不便的时代,穿越阿尔卑斯山是一件非常困难而危险的事情。罗马帝国几百年修筑了许多跨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从此让大规模的南北通商变为了可能。如今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不再是天堑,瑞士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在大大小小的山口峡谷中修了无数的铁路公路和隧道。如今瑞士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向交通系统投资,耗资120亿瑞士法郎的圣哥达基线隧道在今年6月刚刚开通,跨阿尔卑斯山路因此又缩短了一个小时。

日内瓦街景

图:日内瓦街景

除了我居住的德语区苏黎世,瑞士的日内瓦和巴塞尔也名声远扬。日内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曾经也是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的总部,具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国际机构。它位于法语区,是瑞士移民最多的城市。从苏黎世到日内瓦火车大概三个小时,差不多已经是瑞士最远的火车路线了。和瑞士大部分城市一样,日内瓦在一个美丽的湖畔,这个湖一半是瑞士的,一半是法国的,在瑞士叫日内瓦湖,在法国叫莱芒湖。日内瓦湖畔还有两个著名的城市,分别是北岸的洛桑(Laussane),和南岸的埃维昂(Evian)。洛桑是国际奥林匹克组委会所在地,埃维昂在法国,又被叫做依云(Evian),因为依云矿泉水厂就设在这里。

日内瓦湖畔蒙特勒

图:日内瓦湖畔蒙特勒

巴塞尔处在瑞士、德国和法国三国交界处,是莱茵河转向北流之处,自古以来就是贸易集散地和军事要冲,更是拉丁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交汇地。巴塞尔也是德语区的城市,尽管它在法国边境上。事实上相邻的法国属于阿尔萨斯地区,这里的人在被法国同化之前,一直都是讲阿尔萨斯语的,跟德语十分相近。

距离巴塞尔不远处,还有一个叫做奥格斯特(Augst)的小镇,毫不起眼。但是它在古罗马时期却是莱茵河上的大城市:奥古斯塔劳里卡(Augusta Raurica)。它作为帝国北部的重要防线,抵御蛮族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几百年的进犯。

奥古斯塔劳里卡古罗马遗迹

图:奥古斯塔劳里卡古罗马遗迹

瑞士南部与意大利接壤处是提契诺州,瑞士的意大利语区。这里的最大的城市是卢加诺(Lugano),也是一个依山傍水、湖光山色的小城。卢加诺向北不远的城市贝林佐纳(Belinzona)是一座古代军事贸易重镇,位于两条跨阿尔卑斯山路线的交汇处。提契诺州人虽然讲意大利语,却完全是瑞士人的性格,跟意大利人的自由懒散完全沾不上边。

瑞士东南部格劳宾登州(Graubünden)是瑞士最偏远、人口最少的地带,因此也保留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的语言罗曼什语(Romansh),瑞士惟一的国家公园就在格劳宾登州。除了三大语言,瑞士此外还有第四种官方语言罗曼什语。格劳宾登州东南部的恩加丁峡谷是瑞士惟一的罗曼什语区,这里的人大多同时也都会德语。罗曼什语是一个罗曼语族的语言,与意大利语、法语接近,与德语相差甚远。罗曼什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统治阿尔卑斯山的时期,由古典拉丁语演变而来。

瑞士虽然有三大语言区,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会讲德语。瑞士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要远远高于对语言民族的认同感,甚至瑞士人会认同瑞士民族,哪怕语言不通。瑞士每个语言区的人都刻意跟邻国划清界限,保持距离。瑞士德语区的人非常不喜欢自己被认作德国人,法语和意大利语区也都是如此。

欧洲的民族

欧洲民族笑话

有一个笑话,说天堂就是这么的一个地方,那里警察是英国人,厨师是意大利人,机械师是德国人,情人是法国人,并且这一切由瑞士人来管理。而地狱则是这么一个地方,那里警察是德国人,厨师是英国人,机械师是法国人,情人是瑞士人,并且这一切由意大利人来管理。

由此可见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欧洲人看到这个笑话都会会心一笑,但是不了解欧洲民族文化的外国人可就不懂了。事实上,欧洲大陆上看似有大大小小这么多国家,但根据语言和文化习性却可以划分为三大民族(以及若干小民族)。这三大民族分别是日尔曼人、拉丁人和斯拉夫人。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包括了德国人、荷兰人、英格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这些民族的语言都属于日耳曼语族,在古罗马时期被认为是野蛮人的语言,因此早期文献非常少。德语和荷兰语是两个相近的语言,标准德语又叫高地德语,而荷兰语属于低地日耳曼语(不同于低地德语)。英格兰人又叫盎格鲁撒克逊人,因为历史上他们来自德国的下萨克森地区和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但是后来英格兰被反复征服,最重要的一次是11世纪的诺曼底公爵征服,从此英语混入了大量法语的成分,所以和其他日耳曼语差别不小。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人不是日耳曼人,尽管他们绝大部分母语也是英语。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又被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人(Scandinavian)或者诺尔斯人(Norse),它们的语言相互之间非常接近,与德语差得也不算太远。

日耳曼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比例很高,生活在较为寒冷的欧洲中部和北部,被希特勒认为是最高等的人类。日耳曼人被认为是一个严肃、认真、可靠的民族,喜欢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德国和瑞士是欧洲的两大工业强国,产品不仅品质优异,技术也十分先进,德国和瑞士生产的产品在全世界有口皆碑。日耳曼人的国家是欧洲经济最发达、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与日耳曼人严谨认真的态度不无关系。日耳曼人崇尚遵守规则,对公共秩序十分重视,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德国警察出了名的执法严格而且不近人情,有时候对秩序的遵守达到了令人崩溃的地步。但尽管日耳曼人性格看似较为冷漠,但是在人真正需要的时候还是会愿意伸出援手。

日耳曼民族最不擅长的一点,可以说是食物。相比法意大餐,英国菜是出了名的难吃。英国最著名的「国菜」是炸鱼配薯条,油腻无味,谁吃谁知道。惟一值得一提的是名声还不错的英式下午茶,只不过这并不是英国一般人的传统饮食,而是十九世纪上流社会的消遣方式,更重要的是,下午茶的各种甜品主要都是法式的。德国菜虽然没有如此恶名,但也高不了一个档次。德国人饮食比较粗犷,以肉食为主,尤其偏好猪肉,最出名的德国菜恐怕就是烤猪肘和各色各国香肠了。至于淀粉的来源,英国和德国人都偏爱马铃薯和黑麦面包。德国饮食中最具好评的应该是啤酒,尤其是慕尼黑每年的啤酒节更是吸引力各国人来豪饮,通常是聚集在露天的啤酒花园(Biergarten)中佐以烤猪肘、香肠、酸菜和椒盐面包(Brezel)下肚。由于靠海,北欧人更喜欢吃鱼,但是,仅仅是鱼,而不是各种海鲜,哪怕是鱼的种类也很有限。北欧人是不吃鱿鱼、章鱼之类的海鲜的,这点令地中海沿岸居民十分费解。因为在北欧文化中,章鱼并不在他们的食谱中,而是一种可怕的海怪,譬如传说中的挪威海怪(Kraken)。北欧菜最具有名声的可能是瑞典肉丸,借助家具巨头宜家在全球扩张之力传遍了全世界。

典型的德国菜

图:典型的德国菜

拉丁人

广义拉丁人是讲罗曼语系的民族,包括了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罗马尼亚人。这些国家的语言都是罗曼语族的语言,由通俗拉丁语演化而来,并受到了地区土著语言的影响。拉丁人和日耳曼人的分界线大致是罗马帝国最兴盛的时期的疆界线,事实上可能只有意大利人是古罗马时期拉丁人的后裔,其他讲罗曼语族国家的人则是被完全罗马化的其他民族,居住在罗马帝国的行省。不严格的说,法国人大多是被罗马化的高卢人,除了布列塔尼地区还讲一些凯尔特语以外,已经全部讲法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则是混合了伊比利亚半岛土著人和北非摩尔人、阿拉伯人的后裔。罗马尼亚人则是古罗马时期达契亚人的后裔,达契亚人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图拉真柱)后被罗马化,而且由于被众多斯拉夫人包围,其语言有不是斯拉夫语的成分。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最大民族其实也是罗马尼亚人,但是曾经被俄罗斯帝国占领,后来成了苏联的领土。如今摩尔多瓦三个民族纷争至今,分别是罗马尼亚人、俄罗斯人和加告兹人(突厥人)。

罗马帝国

拉丁人长相和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有显著的差别,他们肤色较深,几乎都是黑发或深棕发,身高也相对较低。在外表上看,拉丁人,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跟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民族肤色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也就是北非和中东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一个月前就有一个荒唐的新闻报道一位美国意大利裔经济学家在飞机上被误认为恐怖份子,只是因为在演算数学公式(并且长得像中东人)。法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由于历史上一直被异族包围,所以无论是人种还是语言上跟地中海传统的拉丁人有一些区别。

说起拉丁人,最能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浪漫,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巴黎、罗马、米兰在无数人心中都是艺术之都、浪漫之都,也确实如此,拉丁人的国家历史悠久,有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古迹,是旅行的绝佳去处。相比冷冰冰的日耳曼人,拉丁人对人很热情,如果一个女孩一个人走在西班牙,会遇到无数陌生人搭讪。然而拉丁人对国家治理并不在行,一般认为这些国家的人民更容易被情感控制,法国历史上就以各种连续不断的大革命著称,意大利换过好几十届政府,西班牙、葡萄牙则一直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拉丁人还拥有一大特点,就是不太靠谱,凡事差不多就好,对规矩比较「灵活」,喜欢钻空子,甚至连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镇「阿尔贝罗贝洛」是逃税逃出来的。

比起日耳曼人辛勤工作,拉丁人则更会享受生活,美食则是他们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说到高档昂贵的饮食,那必然是法国菜。这么多年来在各种国际高档的社交场合,不管是在英美还是东欧,哪怕是在印度和日本,法国菜一直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法国菜食材选择广泛,烹饪方式多样,令邻国英国人惊讶不已。法国菜无论是高档场合还是平民日常,都非常讲究,一日三餐绝不糊弄。法国葡萄酒也是一大特色,只有在法国特定地区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意大利人偏好面食,意大利面和比萨就是风靡全球的平民美食,但意大利菜也讲究精致,对食材新鲜程度很在乎。西班牙、葡萄牙菜喜欢花样百出,比起德国人「主菜」一大盘肉,西葡人更喜欢分量小但种类多的风格。西班牙和葡萄牙随处可以看到卖Tapas的小酒吧,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吃,西班牙人可以在里面叫上朋友,点上一杯酒,从早上吃到下午。

西班牙Tapas

图:西班牙各种Tapas

在丰富的饮食文化背后,其实是地中海发达的农业和香料贸易。饮食文化不是几代人就能产生的,它是历史的体现。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沿岸就已经有了丰富多样的饮食,罗马帝国更是打通了通往东方的道路,所以饮食种类从那时起就十分丰富多样。日耳曼人世代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苦寒之地,日照时间短,农业历来不发达,食材非常有限,香料更不用说是贵族特权了。哪怕是就在几十年以前,冬天能吃到新鲜蔬菜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奢侈。

总体来说,瑞士从文化上更接近日耳曼文化,毕竟主体人口都是在德语区。德国人严谨、勤奋、精确,瑞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由于法语和意大利语区加入联邦,瑞士又融入了一些拉丁元素,尽管只是点缀,也令瑞士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