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遊記
自從去年夏天一口氣去了歐洲7國,突然對去陌生的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恰好有一位朋友家是綏芬河的,聽他講起過邊境奇觀,於是今年1月初就心血來潮從綏芬河出境去了海參崴。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俄語名爲「Владивосток」,拉丁轉寫「Vladivostok」,音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vladi」是統治者的意思,「vostok」是「東方」,所以「Vladivostok」是「東方統治者」的意思,體現了俄羅斯帝國的野心。由於準備時間倉促,沒有來得及辦理簽證,恰好俄羅斯和中國有團隊旅遊互免簽證的協定,所以我是跟團出發的。出發地是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跨越邊境來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穿越雙城子,來到俄遠東第一大城市海參崴。
綏芬河
在零下三十度的酷寒中,我從哈爾濱坐火車來到邊境小城綏芬河。一到綏芬河我就感覺到了濃厚的貿易氣息,滿街商店都是中文和俄文並立,甚至有只標俄文,不標中文的。商店內更是一大奇觀,經常見到服裝、鞋帽等輕工業產品以俄羅斯盧布計價,店主個個都精通俄語。
在過去中國有嚴厲的外匯管制,外幣是絕對禁止在國內流通的。而最近的一條新聞(绥芬河卢布试点成中国首个外币使用特区),將這一切在綏芬河都合法化了。奇怪的是走在街上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蕭條,彷彿這裏曾經商人來往,摩肩接踵,今天卻門庭冷落,頗有一種昔盛今衰的感覺。和當地人聊天纔知到的確是這樣,今年俄羅斯經濟形勢不好,盧布劇烈貶值,再加上俄羅斯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使得生意變得難做了不少。如今中國放開盧布兌換管制,看來是希望能夠刺激當地經濟。
由於準備要去俄羅斯,兌換盧布是必不可少的。本來想去銀行換,卻發現各家銀行雖然標着「外幣兌換」的牌子,但都說沒有盧布。稍微打聽了一下,得知當地人都私下換匯,而且聚集在一個叫「青雲市場」的地方。找到地方以後果然發現有人在換盧布,過去以後問了問賣價,1000盧布要300人民幣。太黑了!我剛查過銀行當天的牌價是1000盧布賣183人民幣。問了幾下又找到一個人,他拿着一個大皮包,打開後看到全是盧布,談了半天他的賣價是195元,相比公道不少。但是一聽說我只換1000盧布,他轉頭就走了,嫌太少了,不賣。折騰半天以後發現這裏面水很深,嚴重信息不對稱,像我這樣沒有經驗,連盧布都沒見過的人太容易被坑了。懷着最後的希望來到當地最大的中國銀行,問了一下竟然願意換,而且是銀行的牌價,於是我一口氣換了5000盧布。
雙城子
在綏芬河待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就乘坐國際列車出發了。綏芬河火車站有一個國際候車廳,裏面每天只有兩班火車,都是開往俄羅斯邊境小鎮的。這列火車票價是71塊人民幣,路程只有27公里,竟然要開一個半小時。開車之前,還有一個列車員提了一箱食品,問我是否願意幫他帶過關,出於謹慎的考慮,我拒絕了。一個半小時內,火車停了三次,其中還有俄羅斯士兵帶着槍上車檢查、拍照。
進入俄羅斯境內以後,到達邊境小鎮波格拉尼奇內(Пограничный),我們繼續坐上汽車前往海參崴。這邊的汽車幾乎全部都是日韓的二手車,而且既有左駕又有右駕的車,還好都是靠右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時區是GMT+11,比北京時間快了3個小時,一開始還不適應。汽車行駛在年久失修的公路上,窗外是荒涼的西伯利亞,和境內良田萬畝形成鮮明對比。
車上中國導遊說,這邊公共設施就是中國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主要是因爲俄羅斯人太懶,大片良田沒有人耕種,農民一年就下地三次,第一次播種,第二次看看長起來沒有,第三次收穫,剩下的當種子留在地裏。夏天的時候雜草比糧食長得還高,蔬菜就更沒有了,主要靠從中國進口,或者是中國移民在這邊耕種。
途中汽車停在了雙城子休息,我正好下車看看。雙城子俄語叫做「Уссурийск」,拉丁轉寫「Ussuriysk」,音譯「烏蘇里斯克」,中國人經常簡稱爲「烏蘇里」。雙城子名字起源於明代的雙城衛,東城叫做「富爾丹」,西城叫做「朱爾根」,東西兩城先後被俄羅斯帝國侵佔,隨後兩城合併,成爲了俄羅斯的城市「尼古拉斯克」(Нико́льское),後更名烏蘇里斯克。與中國人依然使用舊名的海參崴不同,現在很少有人說雙城子,而經常說烏蘇里,我想大概是烏蘇里斯克得名於烏蘇里江(滿語usuri ula)吧。
汽車到雙城子的時候,我真的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俄羅斯遠東的大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比起綏芬河都遠遠不如。
停車休息的時候,我們進入了一家商店,裏面有一個大貨架上面是各種伏特加。俄羅斯人酗酒果然是名不虛傳。
海參崴
又坐了兩個小時的汽車,終於到了海參崴。比起一路上的荒涼,海參崴終於有了一點城市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海參崴雖然城市不大,道路不寬,汽車卻極其多,而且基本都是日本韓國二手車。汽車沿着公路,穿越了一座跨海大橋,就進入了海參崴市區。海參崴的主要部分是一個半島,東西兩側被海包圍。東側有一個海灣,叫做金角灣,得名於君士坦丁堡同樣形狀的海灣。
海參崴在過去一直是一個軍事禁區,任何外國人和沒有許可證的蘇聯人都不可以進入,一直到蘇聯解體以後纔開放。開放以來,海參崴的常住人口出現了嚴重的負增長,從1989年的633838人,減少到2002年的594701人,2010年更是只有592034人(數據來源)。大概是俄羅斯解除遷徙限制以後,大量蘇聯時代被強制遷徙的人迴流所致。儘管如此,海參崴留下了深深的蘇聯印記,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可以看到列寧的雕像,手臂指向東方。
海參崴火車站也是遊人必去之處,俄羅斯導遊說這是世界上惟一一個「陸港火車站」,也就是火車站和碼頭在一起。火車站站臺和大部分歐洲國家一樣,不必檢票就可以過去,上車以後纔會檢票。站臺上有一個火車頭。這個火車頭是二戰期間由蘇聯工程師設計,在美國製造的蒸汽火車,從海上運到海參崴,曾經在西伯利亞鐵路上長期服役。
火車站後面的港口就是金角灣,也是可以一覽海參崴天際線的地方。
在金角灣的北部,可以看到蘇德戰爭紀念牆,牆上刻着烈士的名字。
海參崴雖然號稱是「不凍港」,卻有一年三個多月的結冰期,但是可以依靠破冰船的幫助全年通航。海參崴西邊的海邊是一個娛樂廣場,可以看到摩天輪,據說夏天的時候這邊海灘上人山人海,岸上有不少賣烤肉串的。
踏上冰面,發現冰很結實,就大膽往裏面走了很遠,發現冰面上有不少人拿着奇怪的工具在鑿冰。走進一看,竟然是傳說中的鑿冰洞釣魚,不一會就釣上來好多條。
來到半島東部的山上,找到了海參崴的制高點。從制高點上可以俯瞰金角灣跨海大橋和整個城市的面貌。
在制高點上還看到了西里爾字母的發明者,傳教士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爲了方便在斯拉夫人中傳教,以希臘字母爲基礎,發明了格拉哥里字母,是最早的西里爾字母,即現代俄文字母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