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一)踏入校门
今天是2010年5月25日,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星期了,我差不多也算是高中毕业了。在这时候回忆我高中的日子,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毋庸置疑我的高中历程跟多数人很不一样,不过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累,至少是前两年。谈到我的高中,不得不谈OI,因为OI成为了我高中生活的线索,贯穿了从入学前到现在的所有时间,要知道个中原因,这还要从我的初中谈起。
一、初中的日子
我的初中是安阳市第七中学,在这里我接触到了OI。要感谢校长的远见,从初一开始,我们的计算机课就和别的学校很不同——当别的学校还在教授Windows基本操作时,我们学习的是Pascal程序设计。起初我并不知道OI的存在,只是仅仅把Pascal程序设计当作一门普通的功课(或者说「副课」)学习。学习中我发现我比其他同学要更有天赋,尤其是在老师出了一道我认为简单而很多人都做不出来的时候。直到到一次计算机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给了我一张试卷让我做,我的认识才发生了改变。这张试卷上全部是计算机相关的题,不少还是没学过的。我做完以后交给老师,老师感到十分惊异,并且说后悔没让我和初二初三的同学一起参加比赛。几年后我才知道,这是一张NOIP2004普及组初赛试卷。从此以后,我就和初二、初三的同学一起开始了竞赛的学习。初一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进行了一次考试,老师从中挑出了一批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开始了竞赛培训。
一年以后,当我初二的时候去参加了比赛。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比赛的名字,也没有放在心上,而结果却令我意外,我获得了一等奖,而且是我们学校仅仅两个一等奖的其中之一。一等奖是个什么概念呢,据说全省就几个人,而且可以保送省实验中学。我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接下来一年在竞赛上学习便毫无进步了。
初三的时候,我停止了OI的学习准备中考,当时的目标是安阳一中,也就是安阳市最好的高中。按照以往的规律,年级前40名才有希望考上,而我的成绩就在其边缘,于是便不遗余力地开始了复习准备。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生在2007年5月份,也就是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安阳一中的副校长来的我们初中,选拔优秀的竞赛学生,并予以免试录取资格。无疑我是被选中的那个,但我听信了班主任的谣言,她告诉我说如果想上安阳一中的「奥赛班」,还必须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后来我果真考上了一中,而且被分配到了奥赛班,但另一个差一点没考上,而通过竞赛被保送进一中的同学,也进了奥赛班。
我想起在初二那年获得的那个奖项也可以让我保送省实验中学。与别人的喜悦不同,我犹豫了,犹豫是去安阳一中,还是去省实验中学。我仔细权衡了各种利弊,但还是不能决定,与此同时家人的态度也莫衷一是,这让我时时想起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由于省实验中学迟迟不下录取通知,我选择了去安阳一中参加军训。可是就在军训结束,安阳一中开学的前一天中午,我得到了省实验中学的通知,这让我不得不在一下午内作出决定。这时我发现之前做出的各种比较是多么苍白无力,最终我鲁莽地选择了去省实验中学。为什么说是「鲁莽」呢?因为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做出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可能改变我的一生。
二、来到「省实验」
我来到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时候,正好是开学第一天的下午。我被安排到了「数学竞赛班」,起初我并不了解有什么不同,但上完第一节数学课就让我改变了认识。
刚进入学校时一切都是新鲜的。学校内的十四层的教学楼十分宏伟,堪称河南高中一绝。虽然有电梯,却禁止学生使用,不过影响也不大,因为教室都在六层以下。我住在了学生宿舍,一栋六层的建筑,每一层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内住八个人。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每个房间内还有洗漱和卫生间,这一点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食堂在宿舍旁边不远处,第一次去时觉得真是物美价廉,尽管这是我后来最讨厌的地方。教学楼后面有一个操场,环绕着四百米的塑胶跑道,中间是塑料草坪。学校大门分为两个口,一个入口,一个出口,有几次走错了都被门卫硬拉出去。进入大门左边是逸夫科技楼,右边是一块绿地,草坪上有各种我不认识的花草。
我的数学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名叫陈杰,矮矮瘦瘦的,大概三十多岁的样子。第一节数学课时,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把书合上,听我讲,不要记笔记」,这与其他老师叮嘱的「把书打开,记好笔记」截然相反。现在想来我非常赞同他,而且后悔我没有按他讲的这么做。令我难忘的是,我们居然一节课就讲了书上将近一章的内容。得知我们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讲完高中所有的数学内容,我才明白了「数学竞赛班」是名副其实的。
比起其他班级每个班六十多人,我们的教室显得空荡荡的,因为人数只有其三分之二。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个人数后来一直在减少。首先认识的是我的同桌,张高远,他很有数学天赋,而且学习用功,在高三时获得了数学竞赛一等奖,现在被保送了上海交大。张高远是郑州本地人,初中也在省实验,以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分考入了本校高中部,并且通过了数学竞赛班选拔测试。我的后面两个人都是洛阳的,分别是孟卓飞、林智慧,他们和张高远一样都是高分考入并通过选拔的。几天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四个人和我一样是NOIP保送来的,他们是高翔、马浩、蔡馨霄、孙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