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一)湾区
上个月下旬我去了美国,先后去了旧金山湾区和纽约市。此行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便是让我对美国有了真实的了解。从前对美国的印象大多都是来自书本、杂志、网络甚至电影等媒体,以及他人的一些道听途说,而这次的感受是真切的。只可惜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能让我体会的相当有限,我决不能说对美国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就连我待的两个地方——湾区和纽约都有巨大的差异,更不必说更大范围美国广袤的国土了。我从抵达美国的那一刻就开始观察,思考中国与美国的不同,而许多都与我想想中的大相径庭。
湾区
我从北京出发,坐了长达十一个小时的飞机,在加上入境检查的煎熬,终于抵达了旧金山机场。旧金山机场在旧金山市区东南,飞机跑道是一片填海的陆地。当地时间早上八点降落之前,在飞机上看到下面的风景十分漂亮,尤其是湾内平静的海水和延伸到海上的机场跑道,美得令人陶醉。看到远方从海边延伸到山上范围庞大的建筑,令我不得不赞叹人类文明的伟大。
以前经常听说「湾区」,与旧金山、硅谷好像颇有联系,却又搞不清楚。来到湾区以后我才知道,所谓「湾区(Bay Area)」,全名是「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包括了旧金山市、半岛、南湾、东湾和北湾五个部分。
从地图上看,旧金山在湾区的正中央,东面是湾内,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金门海峡,跨越金门海峡的是著名的金门大桥,连接旧金山与北湾地区。湾区内有三大城市,分别是旧金山、圣荷西(San Jose)、奥克兰(Oakland)。旧金山又叫「三藩市」,或者「圣弗朗西斯科」,日文也称「桑港」,在湾区有时会被称为「The city」,可谓是湾区的核心地带。湾区最早正是以旧金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圣荷西也叫「圣荷赛」,是南湾最大的城市,也是最靠近硅谷的城市。其中「Jose」发音为/hoʊˈzeɪ/,大概是西班牙语,因此被音译为「荷赛」或「荷西」。加利福尼亚州本来是墨西哥的领土,属于西班牙殖民地,1850年左右才并入美国,因此许多地名都有西班牙语的烙印。尤其是各种San、Santa开头的地名,都是当年西班牙传教士的名字,其中San是阳性,是男传教士的名字(San Francisco, San Jose, San Mateo),Santa是阴性,是女传教士的名字(Santa Clara, Santa Monica, Santa Barbara)。
奥克兰也叫「屋仑」,是粤语对Oakland的音译。由于湾区的较早的中国移民都是广东籍的劳工,因此这边许多地名最早都是按照粤语音译的,但后来随着大陆和台湾讲国语的移民增多,又有了国语的翻译,例如对San Jose的翻译「圣荷西」是粤语,「圣荷赛」是国语;对Sacramento的翻译「沙加缅度」是粤语,「萨克拉门托」是国语;对Richmond的翻译「列治文」是粤语,「里士满」是国语。
除了这三大城市以外,湾区还有大量的小城市和城镇,而且都已经连在了一起,没有明显的边界了。像东湾从最北部的里士满,向南与伯克利(Berkeley)、奥克兰、海沃德(Hayward)、费利蒙(Fremont),一直到圣荷赛,全部连在了一起。旧金山向南经半岛,与硅谷、圣荷赛也连在了一起。但是每个城市都有闹市区,被称为Downtown,但除了Downtown以外,街上可能会难见人影,都是一栋一栋的房子,属于私人领地。
伯克利
我在伯克利待了十天左右,几乎此行的一半时间都在伯克利,因此对伯克利可能是相对最熟悉的了。伯克利的全称是The City of Berkeley,意思说算是城市了。但以中国城市的标准来看,伯克利既没有高楼大厦,又没有宽阔的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Downtown区域只有差不多一条街,连中国的县城都比不上,怎么好意思叫城市呢?这正是我感受到的美国与中国的第一个最大的不同,美国不仅有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这样的大都会,也有大量像伯克利这样的小城市。这是美国地广人稀的一个真实写照,中国与美国大小差不多,人口却有差不多5倍,而城市人口密度则不止5倍,因为中国地图上看起来虽然不小,却有不少高原、高山、草原、沙漠,真正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还没有美国大。在中国小城市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脏乱差,但伯克利却是十分发达的,街上道路干净整齐,这样的城市是在国内无法见到的。
伯克利这个城市的灵魂在于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这个11万人的小城市,有接近2万人都是这个大学及其研究所的雇员,加上学校的2万左右的学生,可以说这个城市的一半人都是伯克利大学的。而大学周边的各种商店、饭馆、咖啡厅也都是为学校的这些人服务的,因此可谓是伯克利大学驱动了整个伯克利城市的发展。这与中国大多数城市人口自然的聚集不同,美国的许多城市都是靠某个雇主或某个行业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西北角的城市西雅图,本身是个不大的城市,但这个城市诞生了两个大款——波音和微软,因此西雅图的经济就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几年前波音试图搬离西雅图时,造成了当地人巨大的恐慌。曾经辉煌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铁城匹兹堡,在整个行业衰落以后,可以看到是多么荒凉破败。而如今的湾区靠着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经济飞速发展,一家一家公司开办,一个一个城市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谁知如果将来这个行业在美国衰落了,现在繁华的湾区将会是怎样的一片光景呢?不过对于伯克利来说,只要伯克利加州大学不倒,伯克利就会永葆活力。
伯克利真正的Downtown只要几个街区那么小,沿着Shattuck Avenue,以伯克利惟一的两栋高楼大厦为中心,向南北各三五个街区,就差不多是伯克利繁华地带的全部了。平时哪怕是白天,也只有在这个区域能在街上看到不少行人和鳞次栉比的商铺,其他街道几乎都人迹罕至了。另一个例外是伯克利大学校园里面和周边,平时也能看到不少人。这对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来说真的有些不太习惯,因为在国内已经习惯了摩肩接踵的人群,在这里会总觉的少了点什么。
Downtown Berkeley地铁站
伯克利加州大学
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又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简称伯克利加大、伯克利大学。其实我非常不认同「分校」这个叫法,因为各个加州大学彼此都是独立的,没有总校分校之说。一般来说伯克利大学被简称为UC Berkeley,对熟悉的人也比较通用的简称是Cal。这是因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是第一所加州大学,最早就叫做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所以简称Cal。
伯克利大学是全世界最好的公立大学,名声在外,更多的我就不必说了。但正因为它是公立大学,也就是说它的钱许多都是来自加州政府的拨款,来自纳税人的腰包,因此其硬件设施不能与美国的顶尖私立大学比肩(如哈佛、耶鲁、斯坦福),想想美国政府都快破产了。而且由于它是公立大学,它对本地人的学费要便宜许多,例如据说在伯克利大学的本科生平均一年要花35000到40000美元,包括了学费、食宿和其他费用,而如果在私立的大学,可能仅仅学费就是这个数目。拿了本地纳税人的钱肯定要为本地人办事,伯克利大学的政策在加州居民申请上有不少倾斜,因此也让它成了国外留学生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
伯克利大学座落在伯克利东部,依山而建,整个校园高低起伏。校园的主体部分我感觉和北京大学的大小相当,但由于建在山上,总校园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显得比较远。但如果把东面的山算上,伯克利大学就相当大了,不少实验室都建在了东面陡峭的山上,包括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学校的正中央是一座高塔,名叫萨瑟塔(Sather Tower),爬上萨瑟塔可以一览整个校园的风景。从体育馆的后面徒步爬上山,大约走上四十分钟,到劳伦斯科学大厅旁的一块空地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见整个伯克利,包括了大学校园到西边的海岸,甚至还能看到远方的金门大桥和旧金山。
伯克利校园萨瑟门外
萨瑟塔上俯瞰伯克利校园
伯克利山上可以看到整个伯克利
斯坦福大学
湾区的两所顶尖大学,说了伯克利,不能不说斯坦福。斯坦福(Stanford)校园在帕罗奥图(Palo Alto)的西南边,处于硅谷的核心地带。斯坦福大学校园十分广大,而且在一大片平地上,与伯克利依山而建颇有不同。斯坦福校园内的建筑风格都是西班牙式的,树木也有热带风格,校园中央是一个宏伟的教堂,东侧有著名的胡佛塔。
斯坦福校园与胡佛塔
斯坦福内西班牙风格建筑
斯坦福和传说中的一样,真的是上至教授,下至本科生,人人都在创业。东北边的帕罗奥图聚集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创业公司。校园西边就是著名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硅谷风险投资的聚居地,著名的红杉资本、KPCB都在这条路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普遍的企业家精神与学校的支持,不计其数的创业公司都在此云集,斯坦福的学生和教授们是这个创业大军的主力。
斯坦福商学院教授兼Redroom.com创始人&CEO
由于硅谷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公司的圣地,这边还有一个风气就是人人都在学CS(Computer Science),不管是其他工程学科,还是商科,乃至人文学科的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学着CS。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硅谷科技企业飞速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及其旺盛,因此不断提高了从业者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学校的学生是硅谷企业人才的重要来源。
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学校虽然都在湾区,可是距离却有好几十公里,而相互竞争可谓恩怨已久。伯克利的吉祥物是熊,是因为伯克利体育队的名称是California Golden Bears,而斯坦福的吉祥物则是树,其体育队Stanford Cardinal的标志是一棵树贯穿一个鲜红的S。两所大学在体育赛场上针锋相对,在学术上也相互竞争,决不让步。因此互相调侃称为了两所大学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伯克利每年都有一个「砍树日」,而斯坦福也有相应的烧熊玩具、用剑刺熊玩具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