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汇地区差异比较——#1「晶体管」与「电晶体」

电子科技革命以降,大量新科技词汇再次涌入中文。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仍然保留了其「能意译则不音译」的优秀传统,没有像日本一样大量依赖片假名音译,更不像越南一样不翻译而直接引入拼写。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政治、文化、科技领域数十年的分裂,两边都各自建立了一套基本术语的翻译体系,并且两者相互不兼容。这种状况一直到今天才开始慢慢改善,然而嫌隙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抹平的,更无法奢望中文翻译的统一了。

由于OpenCC项目需要,我花了数月,终于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用词差异(大量参考了维基百科)。这套用词差异包括了IT类词汇、人名地名和其他常用词汇。值得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严格意义上词汇的差异,不包括简繁差异和异体字差异。为了简明起见,我统一用OpenCC标准的繁体描述。我已经将不少词汇整理到了 https://github.com/BYVoid/OpenCC/blob/master/data/tw/tw-it.txt,左右两列分别是大陆常用词和台湾常用词。

本来我计划写一篇大而全的文章,对数百个词汇进行一一辨析解说,但后来一想不如化整为零,一个一个词地精细比较,这样相信可以质量更高,也加快了写作和发布。作为第一篇,我就先从产生词汇差异的一个「始作俑者」——电子术语开始吧。

#1 晶体管 电晶体 二极管 二极体 三极管 三极体 晶闸管 闸流体 场效应管 场效电晶体

在电子元器件的翻译中,大陆一律翻译为「XX管」,台湾一律翻译为「XX体」。我曾经学习电子的时候,不理解「二极管」的「管」为何物,因为这是违背直觉的,我从来没有在二极管中看到类似于「管道」的东西,而相应台湾的译名「二极体」就好理解不少。

二极体的英文是Diode,电晶体是Transistor,从名字上看都和「管」没什么关系,大陆为什么关系为「管」呢?这要从「真空管(Vacuum Tube)」说起,「真空管」(又叫「电子管」)是名副其实的「管(Tube)」,而且它是电晶体在发明之前主要的电子元器件,最早的计算机就是用真空管搭建的。可以想像,电晶体发明之后,大陆沿用「电子管」的「管」作为基础翻译了「晶体管」。

从辞源的角度来说,英文transistor一词是transfer + resistor的缩写,即「转移电阻」,来自1948年的贝尔实验室。尽管大陆和台湾都没有严格直接意译为「转移电阻」,我还是认为「电晶体」相较于「晶体管」更为少产生误解,因此支持台湾的这一组翻译。

相关日志